为何星火难以燎原——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研究(1919年~1947年)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美国社会在"共产主义"威胁面前所具有的强大"免疫"功能和抵御能力,众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广泛探讨.本文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对1919年~1947年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在美国难以发展的更深层根源.全文除绪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美国共产主义运动最初1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第二章主要论述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缓慢发展.第三章论述人民阵线时期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盛.第四章论述美国共产主义运动在二战时期的沉浮.第五章论述美国共产主义运动从"辉煌"走向危机的过程.第六章主要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环境、美国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共产国际与美国共产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美国共产党人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四个因素的深入分析,详细阐明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根源.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作者吴相湘先生认为,截止抗战时期,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衣冠南渡”。第一次是“五胡乱华”的中原板荡时期,构成我国文化主体的汉族文化的南迁。第二
所谓民间慈善,是指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历史上民间慈善活动的专
建国之初,灾害频繁,战火连年,百业俱废,商品紧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如何应对这一百业待兴、经济困窘的局面.能否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来
本文是要从分析战国时期的犯罪现象入手,来认识当时社会统治秩序混乱的局面,从而从打击犯罪,强化社会治安和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来分析各国的变法活动。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