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应用技术及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一类源于分阶段多相厌氧反应器(Staged Multi-Phase Anaerobic Reactor,SMPA)理论的第三代新型厌氧反应器。它一经问世便成为环境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论文对7格室ABR反应系统的运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借助于PCR-SSCP基因指纹分析技术,对此系统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更迭和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高效的ABR反应设备,并成功将其应用到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及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之中。基于ABR系统对有机物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出了产氢产乙酸过程是厌氧消化过程的第一限速步骤的学术观点,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是对产甲烷段由于生存条件严格而必然成为第一限速步骤”这一传统理论的重要补充。在工程运行控制对策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ABRⅢ型废水处理设备(ZL200420063866.9),并在大豆蛋白生产废水处理实验中取得了理想效果。在接种好氧活性污泥(18.0 gVSS/L)、HRT 48 h、温度35℃的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由2000 mg/L提高到10000 mg/L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经过93天的运行,C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97%以上,并在各个格室培养出成熟的颗粒污泥。研发了ABRⅡ型发酵制氢反应设备(ZL200410044082.6),在运行条件相似的条件下,其产氢量、单位基质的氢气转化率均高于CSTR型反应器。在以好氧活性污泥为种泥,以稀释糖蜜为原料,在进水COD浓度5000 mg/L、HRT 13.5 h、35℃的条件下,ABR的活性污泥的比产氢率为0.13 L/gVSS·d,单位基质的比产氢率为0.13 L/gCOD。二者均比相似条件下的CSTR类型反应系统高。ABRⅢ型反应设备的大豆蛋白生产废水产氢试验也获得了较高的比产氢速率,说明ABR系统具有更好的运行稳定性和微生物代谢活性。利用PCR-SSCP技术揭示了7格室ABR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确定了产氢产乙酸菌(HPA)菌群的空间生态位。7格室反应器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 mg/L、HRT 2 d、进水ALK 2000 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时, SSCP图谱说明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不随运行时间的延续而改变;1~7格室的微生物菌群更迭规律为:1~3格室主要以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等水解发酵菌群和产酸菌群为主;4格室功能菌群表现出高度多样性,是一个群落更迭的过渡区域;5格室由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为代表的产氢产乙酸菌群形成顶级群落,同时存在较多的产甲烷菌;6~7格室以产甲烷菌群为主,但各格室的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生态位相对较宽的产甲烷菌属(Methanogenium)所取代,同时出现了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第5格室是产氢产乙酸菌(HPA)的功能格室,发现在产氢产乙酸菌群的同一空间生态位上,还存在较多的其他种类的功能菌群,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对SSCP图谱中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发现了3个未知真细菌和7个未知古细菌(均在GenBank注册成功),对厌氧微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ABR运行提供了工程控制对策,揭示了系统内微生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并对其工程应用技术做了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
其他文献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频繁的夜醒、睡眠效率低下等。睡眠问题会加剧ASD核心症状,如重复行为、社会和交流困难以
<正> 在希腊史研究中,我国学者往往注重于城邦史的研究,只是在探讨城邦形成或城邦经济时,才偶尔提及城市,而对希腊城市的起源、结构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则缺乏系统的研究。
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全球性PRED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已得到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其主要目标是区域的社会
<正> 我国内陆国境线长约22800多km。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等九个省区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吉尔吉斯、阿富汗
揭示圩区农村聚落的特征、分析其社会传统、居民的心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是编制集镇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指出圩区集镇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编制圩区
新兴市场国家是否应该保留适当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这既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也是过去几年内中国政策界与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楚辞研究中对楚族图腾的探寻矛盾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在于征引资料的一鳞半爪和推断的主观随意;运用图腾之说演绎屈赋意蕴,则又不顾屈赋创作的时代特点和情志内涵,失误在于“时代
文本通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书籍装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阐述,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以传统书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和以概念书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