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具有环境持久性、生态危害性,河流入海过程中所携带的重金属在河口区域发生复杂的形态转化和迁移过程,从而影响到海水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而黄河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人为的调水调沙导致水文等特征变化,可能改变重金属在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本文研究了黄河口附近海域及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入海过程水体中Cu、Pb、Zn、Cd、Hg、As等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形态重金属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入海过程水中重金属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 2009年5月黄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浓度低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Zn的浓度较高,总体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浓度分布自近岸向远海逐渐减少。黄河口附近海域的重金属浓度低于胶州湾,高于北黄海、南黄海、南海等海域。2.调水调沙前除了Cd元素以外,其余重金属在河水区的平均浓度均远高于海水区平均浓度;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沿着由河向海的方向浓度逐渐下降,在河水区以颗粒态为主,海水区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3.调水调沙后黄河入海水中除元素Cd和As外,其余四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大于调水调沙前;由河向海的方向,大部分重金属浓度下降,溶解态所占比例升高;除了As以溶解态、Pb以颗粒态为主以外,其余元素都是在河水区以颗粒态为主,海水区以溶解态为主;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入海水中大部分重金属之间具有较好的同源性。与同期小清河相比,除As外调水调沙后黄河入海水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和各元素颗粒态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小清河,溶解态Pb、Zn、As的平均浓度低于小清河,Cu、Cd、Hg的平均浓度高于小清河;小清河水中的重金属Pb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其它重金属大部分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且颗粒态重金属浓度沿着从河向海的方向逐渐降低。4.对调水调沙前后黄河水中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盐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是导致水中重金属变化的主要原因。盐度、悬浮颗粒物浓度、pH和DO与大部分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大部分重金属与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和pH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盐度和DO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水中重金属的浓度与DOC的相关性不显著。5.调水调沙后水中活性汞的平均浓度为5.34ng/L,总体变化不大,且与溶解态汞浓度显著正相关(p<0.1); DGM含量略高于调水调沙前,与水中溶解态汞及有机碳浓度都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调水调沙后黄河口水中活性汞及DGM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小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