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肖像看中国画人物造型观的转变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远古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人物画,至唐宋时期达到一个鼎盛时代。但宋以后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人物画科渐渐被轻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轻视,而大部分的美术史都是由文人士大夫所撰写,所以人物画的地位被贬低。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纵观西方美术史,肖像人物画一直是绘画发展的主流,所以有了伦勃朗等艺术大师。在中国其实也一样,唐朝时期肖像人物画是每一位画家的必修科目,所以在唐朝人物画的发展最为辉煌,而且也有了吴道子、阎立本等人物画大师,为我国人物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以后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原因,导致了人物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也使肖像人物画的没有得到正确的重视,这一现象直到我们生活的当下仍然有着它的余温。比如在我国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旧观点,就是中国画的人物画不及西方的人物画生动、写实;学习中国画人物画不如学习山水花鸟等等。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画人物画有其独特的造型特点,有栩栩如生的写实造型,也有浪漫感性的夸张的变形造型。他们对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之所以选择明清时期的肖像画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三:第一,唐宋时期的人物画本身就在美术史上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传世作品的历史和绘画的重要价值已没有任何歧义,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明清时期的却不同——当时文人画占据绘画发展的主流地位,肖像人物画的发展空间本就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发展已属不易,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确认;第二,由于明清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小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给肖像人物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我们研究和考证;第三,国内现在研究明清肖像的专门论著不多,大部分都是字数不多的论文和博物馆记录,但是明清肖像的历史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选择了从明清肖像来观察研究中国画人物造型观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了什么样的具体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明清时期的肖像写真画与前朝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微妙变化,从而探索出明清人物造型特点的转变。另外,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造型观点如曾鲸:曾鲸的人物画作品的争论有很多,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说他是继承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创新,一派说他是受了西方壁画的影响,本文中笔者通过photoshop这一现代计算机作图软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特殊处理,从直观上论证出了曾鲸的作品还是传承前朝绘画技法稍多一些。另外通过书籍的查阅和材料的搜集,集中了一大批有用的文献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明清人物造型向写实传神和夸张变形两个方向发展的特点。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不同的粘结剂含量与粘度的对比图,找出效果最佳的固体粘结剂,再通过团聚造粒技术验证上述的推测,旨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颗粒的综合性能。本章将无机粘结剂轻
<正>(续上期)4超高层建筑深基础工程逆作法施工工艺4.1工艺原理与特点所谓逆作法,就是将常规的深基础工程施工工序颠倒过来,待基础工程桩及围护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即由上而下
中国旅游地理学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发展历程中,诸多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对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但是现有总结和评价仍多是基于学科内部视角,缺乏站在中国社会
查苏利奇给马克思的信,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在状告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的复信,阐述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既是对查苏利奇的答复,也是对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教
投资行为是公司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和分配政策,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而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将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导致公司
本文从《清实录》和部分清人著作、民间文件举例取证 ,说明清代台湾各级官员普遍辟置幕府、延请幕友的情况 ,以及清代台湾幕友在台湾公共事务和文学活动方面的表现 ,从幕府制
目的分析我院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类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增强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14年1—6月审核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方法。早在《圣经》年代禁食就被用于治疗抽搐和癫痫,20世纪20年代逐渐提出KD的概念,并将其用于癫
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对于审视检验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
科技政策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得各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更为重视政策的激励作用。在21世纪,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过程,相继投入巨额的资源予以支持企业、高校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