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是冰川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也是冰川融水径流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七一冰川暖季(暖季既是七一冰川的主要物质积累时期也是其主要的消融时期)冰面能量平衡、物质平衡、冰川反照率和气象特征等的综合观测与模拟研究,旨在揭示该冰川能量通量组成和物质平衡空间分布特征的耦合关系,认识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建立了一套时间分辨率达1h、空间分辨率为15 m的冰川表面分布式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提出了冰川表面反照率、云量等的参数化方案,并发现分布式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对气温垂直递减率、降水梯度、降水固/液态划分指标等参数较敏感。利用该模型对2007年6月30日20:00~10月10日12:00时段七-冰川瞬时雪线变化、物质平衡演变、融水径流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其模拟结果与同期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对进一步开展气候-冰川-融水径流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净辐射是七一冰川表面的主要能量来源(84.6%,平均63.3 Wm-2),其次为感热通量(14.6%,平均10.9 Wm-2)和少量的下层冰体热传导(0.8%,平均0.6Wm-2)。消融耗热是主要的能量支出项(平均-52.6 Wm-2),潜热耗热平均为-6.1Wm-2,随着消融期的结束和冷季的到来,潜热耗热比重开始增加。
3.物质平衡海拔高度结构主要受反照率海拔高度结构的影响,反照率大小直接影响冰川物质平衡水平。这是将来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来反演冰川反照率,并进一步获取冰川物质平衡信息的重要基础。
4.地形与冰川表面温度分布状况对冰川物质平衡空间分布变化存在重要影响。地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对冰面不同位置的遮蔽度的影响来实现的。冰川表面温度因冰面状况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冰川物质平衡的分布产生影响,表现为表面温度较高的区域,消融较大、物质平衡水平较低,反之亦然。
5.气候敏感性试验表明,物质平衡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对降水变化敏感性相对较小。物质平衡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是线性的,增温引起的物质平衡减小量不能靠降低相同气温来得到弥补,物质平衡变化对气候变暖具有不可逆效应。气温升高1℃,即使降水增加20%,物质平衡也会出现较大的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