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往的生产方式是高度依赖要素投入,尤其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但是当这样“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现有发展理念和经济社会环境下已难以为继,当资源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已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时,就必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提振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运用供给管理手段进行深入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历了尼克松汇率危机和两次石油危机,国内产能过剩、能耗过多、污染过重、创新不足等各种供给侧矛盾和弊端日益凸显,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速换挡和动力升级的双重挑战。日本政府在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方面综合运用法律、财政等政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动。激励技术创新、并运用新技术发展尖端技术产业,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以促进企业间互动的方式推动企业和产业演化,进而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升级。日本不仅成功应对了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挑战,还提升了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改革是相对成功的。从2015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推行以来,我国在改革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方面已经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改革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所以借鉴其他国家供给方面的改革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与当前中国具有相似的背景,在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相似的尝试和调整,所以日本在该阶段的改革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本文将借助演化经济学框架,对日本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系统分析。具体研究对象是日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生的技术的变迁与企业、产业的共同演化过程。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日本政府作用于两个过程的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并根据演化经济学范式对政府政策促进技术变迁、企业与产业共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正是由于政府政策对于技术变迁过程的引导和约束,致使日本创新意识、创新模式以及创新领域发生了变化,而在技术变迁过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新技术,引领了日本尖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改造了夕阳产业。而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企业、产业也互相影响,改变双方的适应图景、发生了共同演化。配合日本“减量经营”措施,实现了调整经济结构的改革目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方面,得到了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