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民主转型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shi9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来西亚的民主转型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民主转型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马来西亚政治转型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第一章对民主转型理论以及有关马来西亚民主转型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回顾。第二章对马来西亚民主转型进程做了详细的阐释分析,通过对马来西亚民主转型的进程分析进而离析出马来西亚发生民主政治转型的原因(第三章);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马来西亚民主转型特点、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普遍意义上的经验。在第一部分详细分析阐释马来西亚政治民主转型过程、原因的基础上,在本文的第四章,将马来西亚这个案例放在当代整个世界民主政治转型的大框架之中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马来西亚民主转型的特点。在第五章分析了马来西亚民主转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最后总结探讨了马来西亚民主转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本文认为,马来西亚的民主转型是各种因素长时间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虽然马来西亚长久处在巫统(国阵)的威权统治之下,但是在威权体制内部积累了相当多的民主因素,在威权体制内部将民主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威权统治之下,马来西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根据亨廷顿的“政治转型地带理论”马来西亚实际上具备进行民主转型的客观条件,同时巫统(国阵)长时期的威权统治带来的种种弊端也使其合法性不断动摇,最终在各种因素交错作用下,2018年5月马来西亚大选中,由曾经在位22年的前国家领导人马哈蒂尔所率领的希望联盟大胜首相纳吉布领导的国民阵线(巫统),一举推翻了自独立建国以来,执政长达61年之久的执政党联盟,也结束了巫统的威权统治,实现了经典意义(政党轮替为标志)上的民主转型。将马来西亚这个案例放在当代整个世界民主政治转型的大框架之中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提炼出马来西亚民主转型的特点,如转型过程温和,充满渐进性色彩、转型前民主政治发展已具有较高水准、发生在体制内合法的妥协性转型。但是马来西亚虽然发生民主转型,并不意味着马来西亚顺利实现了民主化,其内部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影响着其民主化进程,甚至有可能让马来西亚重回威权统治。马来西亚各政治集团内部精英整合能力欠缺,政治领导层代际更替危机频发,恶化了整个政治生态,使得马来西亚无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政治斗争剧烈,再加上马来西亚政党政治不够成熟以及现实政治中的顽疾种族政治等问题,所以民主转型后的马来西亚面临的挑战有很多。而对于当代许多转型国家而言,马来西亚这个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比如政治发展进程中必须培育积累民主政治因素提升民主水平、走渐进性温和的民主转型之路以及现代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内部族群政治问题。
其他文献
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显著,一套好的教材可以保证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障”。同时,在“一纲多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教材市场上涌现出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小学英语教科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小伦敦英语学校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英语单科培训学校,在校生超过一万人,随着学校规
目的:观察和胃固冲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输液、纠正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在建筑行业的深入应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模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快速获取相似模型的需求日益迫切。不管是提供模型下载的BIM领域线上网站或平台还是从业者自有模型库,人们获取最符合业务需求的模型只能通过人工查找的方法,通过模型的命名、建立时间等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再逐个打开进行人工识读,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BIM模型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可以
2014年修正的《预算法》将“讲求绩效”列为各级预算应遵循的原则,并在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中提出了与落实该原则的相关要求。由此,预算绩效原则在我国法律上开始扎根。20
一、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审是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审计人员从传统的对账表资料的全面详细审计过渡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评
2018年至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时期。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相对贫困依然存在,乡村依旧是消除相对贫困的主战场之一。现阶段在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的研究集中于村域规划、景观规划等方面,但即有研究大多未能揭示精准扶贫与乡村景观之间的关联性、精准扶贫与乡村景观两者之间结合性较差,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评价寥寥无几。通过构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评价模型,望对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被迅速推进。大量非城镇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区出现建筑密度较高的现象,并造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挤压现象。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多数居民工作、生活、社交需求都可以基于互联网端口完成,亦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于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们对存在于家门口附近,可达性强的公园需求增加。而现状情况是:在过去城市高速开发节奏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