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湿地是“地球之肾”,不仅发挥着调节环境、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地域辽阔,湿地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湿地面积位于全球第三位。由于经济发展,人口激增,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拯救生态湿地刻不容缓,全面开展生态湿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重要主题之一,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生态湿地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稳定、持续的资金来源是生态湿地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湿地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瓶颈。生态湿地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其规模大、建设期长、资金难以回收的特点决定了生态湿地建设多由政府纯财政投入资助。庞大的资金需求对于政府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在结合生态湿地建设项目特点前提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构建生态湿地建设融资模式,是解决湿地建设与保护资金难问题的需要,也是构建多元化湿地运营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本文以生态湿地建设项目融资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生态建设融资、准公益性项目融资相关研究,运用项目融资相关理论,结合生态湿地特点,构建了生态湿地建设多元化融资模式。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生态湿地建设项目的界定,重点对国内外准公益性项目、生态建设融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介绍项目区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项目融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理论。同时,对现有融资方式进行了介绍与评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湿地建设融资现状与问题。第四部分结合生态湿地建设运营和管理的特点,在公私合营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政府财政补助下的,市场化运作与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湿地建设融资模式。第五部分是以大理市上关镇江尾湿地为例,对多元化融资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提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