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艺术成就最高的短片小说之一,因其体制的精巧、表现的深切、意蕴的深邃成为了中国短篇小说的“典范”“范式”,同时《孔乙己》一经面世,便获得广大普通读者和学者的欢迎和赞赏,连鲁迅先生自己都毫不掩饰对这篇短片小说的喜爱。《孔乙己》也理所应当地作为经典,进入到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之中成为不同时代中学生阅读的经典。因此,用经典滋养孩子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个时代的语文教育者的使命,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则肩负着传承使命的重任。新课改之后,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核心任务的阅读教学也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等待各界的评判和探讨。本研究立足于接受美学的理论,以鲁迅先生的短片小说《孔乙己》为个案,通过对《孔乙己》近六十年在三个视域的接受情况的梳理,来考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失,进而针对阅读教学中的缺失提出相对可行的建议。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研究缘起和相关概念的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接受美学理论概述和接受美学理论对《孔乙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接受情况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先是纵向梳理了该小说建国初期(1950-1976)、新时期(1980-2000)、新课改以来(2001至今)三个时期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接受情况,而每一时期笔者又横向参照了教参、课堂阅读教学、学术界(即教材编写者、教师、学者)三个视域里《孔乙己》的阅读情况,其中课堂教学中《孔乙己》的解读重点是借助与小说相关的课堂教学案例或设计、教学片断及课堂实录来考察其接受情况,即透过教师的视野考察《孔乙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接受过程;而教参对《孔乙己》的解读即教材编写者对小说的解读,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编者对《孔乙己》的解读了解教材编写者对文本解读的倾向性,进而考察这种倾向性是如何经由教师向课堂阅读教学渗透的;学术界对《孔乙己》的解读即学者对小说的解读,透过学者这个较为独立的群体对文本的解读来考察学术界的审美经验、美学视角,进而考察这些阅读经验是如何经由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作用。第四章是反思接受。通过对《孔乙己》在三个时期三个视域的接受情况的分析,发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对教学参考书的过多依赖和对学术界的偏离存在着以下两点问题:一是情感体验的缺失;二是个性化的解读的缺失。究其根源是由于教参和语文教学和学术界对文本解读的动力因素不同。学者因较少的功利性需求能深入到诗意美学层面,而教参和课堂教学的功利性目的导致文学阅读教学对审美性的漠视。第五章是基于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失及成因分析,针对教师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在笔者看来,一个完成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巩固、延伸阶段。针对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对编者视野的背离及教师与学者经验的融合(2)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体验的激发(3)课后阶段:将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最后,笔者以案例的方式将《孔乙己》这个独立文本的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