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营改增”开始试点工作,至2016年5月1日,该政策全面推行,房地产业纳入“营改增”范围。本文主要研究营改增政策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实施效果。“营改增”涉及范围较广,那么针对改革的初衷——减轻税收负担、优化产业结构、避免重复征税这三方面,营改增政策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社会各界在营改增政策推行之初,对该问题的看法不一。因此对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用实际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营改增政策的相关文件,总结出该政策的实施目的,再从目的角度出发,结合宏观统计与案例分析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宏观上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并与三次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012年至2017年第三产业税负下降尤为明显,降幅约16.7%,第二产业降幅仅为9%,而第一产业几乎没有变动,说明营改增政策对第三产业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截止2017年占比提升了6.3%,而第一二产业占比则不断下降。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在营改增政策的协助下不断向高级化推进;房地产行业在2017年“营改增”后税负降幅约20%,是该行业也是三次产业在10年间的最大降幅。综上,本文认为营改增政策优化了产业结构,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推进;同时,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对该行业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文选择保利地产作为案例公司,结合该企业具体的财务数据,深入挖掘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后保利地产的税负变化与财务数据的关系,用实际数据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测算。选取2015-2017年三年数据,分别用不同的口径计算保利地产在相同经营状态下的税负。研究发现,在相同经营状态下,营改增之后保利地产较营改增之前三年间税负平均降幅约12%;在不同经营状态下,税负会受到毛利率、土地成本、预收房款等财务指标的影响。总体来看,在相同经营状态下,营改增政策能够降低保利地产的税负并达到降税目的。这一结论与前文对房地产行业的统计结果一致。另外,本文结合保利地产产业链条与征税环节,从具体业务的角度分析了保利地产在征收营业税时存在的重复征税以及破坏抵扣链条的现象,“营改增”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因此,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减少了保利地产重复征税的现象发生。最后,本文针对抵扣问题,提出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适用的应对策略与建议,从规范发票管理、合理选择供应商以及降低人工成本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