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和经济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更进一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其中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总安排,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的规划期限为15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用地需求,因此需要在规划期内对原有的规划进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了原有的土地资源,进而直接或者间接的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因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已迫在眉睫。 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相关工作经验,整理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评价重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宝坻区2014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的背景,具体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第二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基础,为下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三从总体上提出了该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思路,包括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阐述了该类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包括:环境影响识别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具体的分析了重点内容。根据以上的内容总结出了该类工作的研究阶段、技术路线和研究的任务。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各个阶段的评价方法,对于本文所主要采用的核查表法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四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按照上述评价路线和重点评价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肯定了宝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环境可行性。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结论,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