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市场大氛围下,不同国家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性越来越强,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逐步规范,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日益成熟,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的豆粕市场也成为国内饲料加工企业和油脂企业重要的套期保值工具。最近几年,我国大豆每年产量维持1600万吨上下,消费量有5000多万吨,进口达到4000万吨,对外依赖度达到80%。我国进口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全部用来压榨豆油和豆粕,国产大豆只有一半用来压榨,从我国大豆压榨原料来说,进口大豆占非常大的比例,接近90%。给研究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两市豆粕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提供了一个契机。(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www.feedtrade.com.cn/)由于我国大豆上市品种为豆一、豆二,豆一为国产大豆,成交活跃的是豆一,国产大豆在我国大豆总的消费中占比不到30%,因而豆一期货品种现货参与基础并不广泛。相反,我国豆粕年消费量高达3000多万吨,消费流通地区相对广泛,大连豆粕期货市场成交量极其活跃,主力合约持仓始终保持百万手以上,属于农产品期货中明星品种。(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www.feedtrade.com.cn/)国内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粕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豆粕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也越来越强。故可供研究分析大连期货交易所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两市豆粕期货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从以上背景介绍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出发,文章大体上先估算2006年至2013年八年间CBOT和DCE两市豆粕期货的风险价值(VaR),分析两市VaR值的相关性,然后通过VAR值分析两市风险溢出效应。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为前言,先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与选题意义,然后介绍研究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并指出文章所用研究工具以及创新点。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第三章则先简要介绍影响豆粕期货市场的供求因素,其次介绍豆粕期货市场风险度量方法以及数据上的选择处理。第四章则主要对CBOT和DCE豆粕期货市场的关联度进行检验,首先建立GARCH模型检验,计算两市场VaR值以及检验风险值之间的相关性。第五章主要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两市豆粕期货风险溢出效应。第六章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做总结,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可能的研究方向。论文结合样本期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不同表现,将研究时期划分成两个子样本区间,研究分析两市豆粕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从实证果得知:在总样本区间内,CBOT与DCE两市豆粕期货多空头市场互为风险Granger原因。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两个子样本区间,CBOT豆粕多空头市场风险则单向是DCE豆粕多空头市场风险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各子样本及总样本区间内,两市场面对彼此的风险冲击中,CBOT豆粕期货市场对于DCE豆粕市场大都呈稳定先增后减的正向冲击反应。DCE豆粕期货市场面对CBOT豆粕期货市场风险冲击时短期内出现了短暂的剧烈不稳定溢出效应。而在面对各自自身市场风险冲击中,主要也都呈正向递减冲击反应。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在:豆粕作为国际性大宗农产品,是国内外饲料业,畜牧业的重要需求品,中国每年进口数量巨大,但是对于中美豆粕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之前的研究大多涵盖了中外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具体到两个细分市场,同时也未将次贷危机的影响考虑进去;此前,很多文献仅根据价格以及收益率数据来研究市场间的风险关联性,本文则采用两市的VaR值进行期货市场风险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