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澎溪河水—气界面CO2、CH4通量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筑坝拦截河流是人类影响河流生态环境最显著的事件之一,其引起的水文情势调整将显著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筑坝导致的诸多“水库效应”中,水库温室气体问题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本研究以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澎溪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型水库的长期野外监测,以不同时空区间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特征的对比分析为基础,结合水库调度运行下对水域生态特征的解析,分析水库CO2、CH4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①在三峡水库2003年至2011年的蓄水周期内,选择典型年(2004、2006、2008、2010),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下分析了水库蓄水过程谁-气界面CO2通量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2003年水库蓄水后,澎溪河回水区表层p(CO2)、FCO2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且年内季节变幅亦有增加的特征。水库蓄水引起水位逐年升高,受淹土地带来更多有机质降解是造成碳排放整体水平提高的主因。水库蓄水的同时会引起水域生态系统的重建效应。伴随蓄水时间延长和水位升高,叶绿素a逐年增加。年内浮游植物生长衰亡季节过程对水体p(CO2)、FCO2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坝前水位的年内变化幅度扩大,愈加明显的反季节调蓄加剧了水库水力条件、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的变化,这是导致p(CO2)、FCO2年内变幅以及相关环境参量季节性差异显著增加的另一重要原因。②对澎溪河不同空间区段(天然河道-回水区上游-回水区下游)多个采样点开展了1个完整水文周年的跟踪观测,通过对不同空间区段和不同水库运行时段(水位大于165m的相对高水位、水位小于165m的相对低水位)通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发现:1)从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澎溪河回水区CO2通量为-2.2421.54mmol/(m2·h),CH4通量为0.00120.53mmol/(m2·h),相比全球各气候带的典型水库,其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2)澎溪河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呈现显著的时空特点。空间上:CO2通量水平沿程变化总体呈现自上游往下游震荡递减的规律;CH4通量在流域沿程也呈现递减现象。时间上:在低水位期,澎溪河回水区CO2通量水平总体偏低,而在高水位期CO2界面呈较强的释放特征。澎溪河回水区CH4通量过程同CO2呈相反的规律特点,即高温季节CH4通量强度较大,而在低温季节则相对较低。浮游植物生长繁盛与衰亡过程是决定澎溪河回水区CO2通量水平的关键因素;CH4通量水平同水温的升高密切相关。3)澎溪河作为河流型水库自身存在着“河流区——过渡区上部——过渡区下部”的内部空间梯度变化;三峡水库的调度运行从外部强化了上述空间区域的转变。以生源要素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纵向各区段呈现出差异性的季节变化特征。③在大的空间尺度上,从碳通量水平、气候气象条件、生源要素特征、受淹区域土壤背景与污染负荷等四个方面,对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的澎溪河和“变动回水区”的龙溪河两条典型支流流域的CO2、CH4通量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龙溪河回水区的CO2年均通量为7.30±1.89mmol/(m2·h),比澎溪河回水区(双江点)高出一个数量级,而CH4年均通量值为0.11±0.095mmol/(m2·h),更是高两个数量级。龙溪河年内温室气体、环境要素的季节变化也更剧烈。空间的差异导致生境条件和水域生态系统存在较大差别,浮游植物固碳能力和流域污染负荷的差异是龙溪河、澎溪河CO2通量水平和季节变化过程呈现差异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主要成分,主要来源于天然河道,其中细度模数在2.2以上的被称为中砂,3.1以上的被称为粗砂,建筑工程大量使用的是中砂。由于目前我国河砂开采泛滥,中、粗砂产量逐年下降,剩下的都是细砂。其中细度模数小于1.5大于0.7的砂称为特细砂,而对于细度模数小于0.7的砂则称为超细砂(或者称为粉砂),黄河面砂即黄河超细砂是一种类似面粉一样的超细砂。黄河超细砂来自于黄河小浪底库区及其下游地区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已建成的落地式钢筒仓的使用状况,对其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大象脚、热棘轮、褶皱屈曲、基础沉降、腐蚀、极寒地区钢筒仓被冻裂倒塌、地震
L形钢管混凝土柱是指将混凝土灌入L形钢管内而形成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相对于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而言,具有构造简单,符合建筑平面要求,截面惯性矩大等优点。因此,L形钢管混凝土
裙式吸力桶形基础是传统吸力锚基础的改进形式,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与吸力基础相比,裙式吸力桶形基础具有更高的水平承载力和控制位移能力,并能够显著抵抗
本文设计了两榀两层两不等跨混凝土框架,编号为KJ-1、KJ-2,其中 KJ-1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直至破坏,作为对比试件中途不经加固;KJ-2先模拟中震破坏,即推拉至框架屈服,然后对梁端、
随着风机装机量从千瓦级发展到兆瓦级,其结构尺寸越来越大,且所受环境荷载极为复杂,为保证风机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风机进行长期实时振动监测和评估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长期监测数
为研究实腹式配工字钢型钢混凝土梁在复合受扭(弯扭、剪扭)情况下的受力性能,本次试验分别针对两种受力情况设计了12根实腹式配工字钢型钢混凝土梁(其中6根做弯扭试验,6根做
本文在对济南市冲积平原地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和地质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该特殊地层采用桩锚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因开挖和降水引起的变形特征,以及相对
圆形钢筒仓是一种组合的旋转薄壳结构,复杂的结构性能加上不合理的设计准则导致了许多钢筒仓的结构破坏。国内筒仓设计仍然使用的是规范中的理论计算结果,而实际结构不仅受到规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这既影响了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