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危型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关联;探讨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及其DNA负荷量对宫颈癌发生的作用;探讨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行为因素在HPV致癌中的交互作用。[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每位研究对象(308例宫颈癌病例、336例对照)行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取宫颈细胞标本及采集6ml血样。提取宫颈细胞DNA,行HPV DNA、HCMV、HSV-Ⅱ、CT、UU和NG的检测。血清标本用于TP及HIV检测。研究本地区HR-HPV与宫颈癌的关系,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及其DNA负荷量对宫颈癌发生的作用以及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行为因素与HPV致癌的交互作用。2、对2338位妇女行宫颈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及HPV DN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HR-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对因CINⅡ/Ⅲ行LEEP治疗且宫颈切缘阴性的236位患者随访2年。所有患者在LEEP术前,术后6个月,1年和2年取宫颈细胞行HPV DNA检测。探讨HPV基因型与CIN治疗后残留/复发的关系。[结果]1、HR-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生危险性分析:HR-HPV-16(OR=51.55;95%CI=28.73-61.86)、HR-HPV-18(OR=52.81;95%CI=22.84-61.27)、HR-HPV-31(OR=12.41;95%CI=10.59-16.68)、HR-HPV-53(OR=2.92;95%CI=1.03-8.28)、HR-HPV-59(OR=13.58;95%CI=10.76-21.07)、HR-HPV多重感染(OR=1.11;95%CI=0.81-3.13)。HR-HPV-33、HR-HPV-39、HR-HPV-45仅在宫颈癌病例中检出。2、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分析:HCMV(OR=7.106;95%CI=3.479-14.512);HSV-Ⅱ(OR=32.489;95%CI=7.514-40.478);CT(OR=12.315;95%CI=5.824-26.039);UU(OR=4.564;95%CI=3.177-6.556);NG(OR=1.662;95%CI=0.427-6.467);TP(OR=21.104;95%CI=7.324-60.816)。HCMV、UU的DNA负荷量在宫颈癌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V-Ⅱ、CT、NG的DNA负荷量在宫颈癌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结核病史(OR=4.388;95%CI=1.846-10.426)、性传播疾病史(OR=20.501;95%CI=7.097-59.226)、怀孕次数多、初次性关系年龄小(16-20岁)、性伴侣数≥3、HR-HPV、HSV-Ⅱ、TP感染。4、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危险性分析:与CINⅠ有关:HPV-66、-68、-CP8304;与CINⅡ/Ⅲ有关:HPV-52。5、HR-HPV基因型与CIN治疗后残留/复发的关系:治疗前HPV亚型为HR-HPV-16(P=0.007)、HR-HPV-18(P=0.000)、HR-HPV-33(P=0.001)、HR-HPV-45(P=0.019)和HR-HPV多重感染(P=0.005),术后残留/复发率高。[结论]1、本地区宫颈癌高危HPV基因型是:HPV-16、-18、-31、-33、-39、-45、-53、-59。感染HPV-18、HPV-16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最高。2. HCMV、HSV-Ⅱ、CT、UU、TP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HCMV、HSV-Ⅱ、CT、UU、TP感染与HPV感染对宫颈癌发生有联合作用,HCMV、TP感染与HPV感染对宫颈癌发生未见交互作用,感染病原体种类数与HPV致癌有联合作用。3、结核病史、性传播疾病史、怀孕次数多、初次性关系年龄小(16-20岁)、性伴侣数≥3、HR-HPV、HSV-Ⅱ、TP感染是福建地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性传播疾病、孕次、性伴侣数在宫颈癌的发生中有联合作用。4、高危型HPV多重感染无明显增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5、感染HPV-66,-68和-CP8304与发生CINⅠ有关,感染HPV-52与发生CINⅡ/Ⅲ有关。CINⅡ/Ⅲ治疗前感染亚型为HPV-16、-18、-33、-45以及HR-HPV多重感染,与治疗后残留/复发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