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苏省县(市、区)级64所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训练保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训练保障现状、影响因素、保障体系构建以及发展策略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为构建完善的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体系,提高业余训练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具有体教结合的多种形式,但仍存在着运动员文化学习氛围差、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精力不充沛、学习时间少等问题。教练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层次和职称整体偏低;部分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管理能力不强,亟待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较薄弱。县级体校选材难,选材渠道越来越狭窄,运动员队伍不够庞大。超过70%的县级体校运动员每天训练平均时间在2小时以下,教练员能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伤病率较低。有40%的县级体校运动场馆和器材不能满足业余训练的需要,尤其是超过四分之三的体校不能保障技术诊断、心理训练、负荷控制、恢复训练的仪器与设备。业余训练初步形成了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相关政策和奖惩措施,但执行力度仍需加强。训练、比赛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不足,导致除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训练需要外,有近40%的县级体校不能保证运动员的基本营养补充,超过三分之一的县级体校未为运动员投保。业余训练中科医人员配备不齐全,科学化训练和监控手段欠缺。有三成县级体校无法保证解决运动员的升学问题。总体而言,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现状存在着不少问题,令人担忧。(2)影响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的主要因素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训练保障的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健全仍不完善;缺少社会舆论氛围以及相关方面的支持;受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训练保障经费投入渠道单一,社会资金筹集面临难题;我国社会整体保障的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对业余训练保障的研究尚不深入;业余体校管理层的决策水平与服务能力亟待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对保障权益的意识薄弱等。(3)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保障、文化教育保障以及业余训练的基本保障、科技保障、法规制度保障、社会保障等。其中业余训练基本保障包括教练员队伍保障、运动员队伍保障、训练场地器材保障、训练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的发展策略主要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训练保障发展的意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为体育后备人才的真正培养奠定思想基础;加快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多元保障制度;加强政策引导,注重以人为本,学训结合,以学为主,促进业余体校运动员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业余训练的规律,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创新业余训练保障发展的模式,推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加强区域体育资源配置,综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