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南北生态重要的分界线,也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如食品生产、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公共物品特性,人类常常忽略其宝贵的服务功能价值,对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还导致了诸多生态风险,对人类的生活、社会生产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分析森林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分布情况,对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陕西省境内的秦岭地区为研究范围,利用1984、2000、2005和2014年4期Landsat TM影像、DEM等数据,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得4个时期的秦岭景观类型分布图,并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动态评估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区域修正,在此基础上利用植被覆盖度进行逐像元修正,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计算了1984-2014年秦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敏感性指数验证修正结果。其次,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4个时期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利用ArcGIS和地统计学得到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图。运用相对指标法将研究区域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5个等级,分析了秦岭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景观结构方面,研究期间,森林景观是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77%左右,且变化较小,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其中耕地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趋势,而建设用地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秦岭森林景观的破碎度变化呈现地域差别,东部破碎化程度较西部高,且范围持续增大;景观分离度变化情况与破碎度指数基本一致;森林景观是秦岭地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也是研究区内的优势景观,但在1984-2014年间优势度逐渐减小,分布逐渐变散,建设用地和耕地的优势度指数逐渐增大,且范围变广。(2)研究区总服务价值逐年增长,1984-2014年间共增长167537.7万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93.76%),且增长速率也最大,水域和草地的贡献率最小,分别为1.61%和1.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随距研究区边界距离增大而增长的状态,且与秦岭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单位面积价值基本一致;各项服务功能的年变化率相差不大,四大服务功能中,调节服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最大(62.67%-65.76%),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变化最大,增加49131.33万亿元,;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修正后的服务价值指数缺乏弹性,估算结果较可靠。研究表明,秦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维持秦岭生态系统稳定的有效措施。(3)30年间研究区生态风险呈连片分布,其风险等级随距离研究区边缘距离增大而增加;研究区主要以中等生态风险为主,低和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均逐渐减少,但中等和较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明显增加,风险等级整体增高;空间分布以中低山地区为主。生态风险指数变化与景观类型变化相关,均呈现出先恶化再好转的趋势。今后应合理规划利用秦岭资源,加强高生态风险区的管理,减少不合理人为干扰的生态风险和危害,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