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苗期耐湿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害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严重。大麦幼苗生长是后期产量形成的基础,了解大麦苗期耐湿性的遗传机制,尤其是对大麦苗期耐湿性QTL进行定位分析,将有助于大麦苗期耐湿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文以泰兴9425X Franklin构建的DH群体及亲本为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苗期进行湿害处理,以正常生长幼苗为对照,考察幼苗的苗高、叶龄、黄叶数、分蘖数,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生理指标。分析亲本及DH系在对照和湿害胁迫条件下各性状
其他文献
以中穗型小麦济麦22和大穗型小麦山农8355为材料,于2008~2009和2009~2010年两个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史王村大田进行试验。2008~2009生长季,每个品种设两种密度:150株·m~(-2) (M1)和225株·m~(-2) (M2),每个密度下设置5个土壤水分处理,依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计算土壤水分含量:不灌水(W0)、拔节期70%+开花期70%(W1)、
2014~2016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兖州试验站进行,2014~2015年进行了小麦垄作栽培的相关预试验,2015~2016年正式开展垄作栽培的相关试验,试验数据主要采用了2015~2016年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