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活动正在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重要一环,人们在出游时,要制定相应的旅游线路,这是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关注的问题,它既是旅游者的行为决策,也是旅游组织者或者旅游产品设计者构建的重要旅游产品。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发现旅游线路产品研究侧重从理论和实例方面探讨如何设计旅游线路产品,对于已成型的旅游线路产品的探讨比较少。旅游是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形式,旅游是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形式,旅游线路中时间要素是衡量旅游成本和效用的标尺,但文献多侧重对逗留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旅游线路中的时间要素研究较少。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线路是一种供需平衡的旅游产品,而百强旅行社在线路设计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因此,其提供的旅游线路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2010年中国百强旅行社中2012年7-12月之间的旅游线路产品进行统计,其中包括报价、出游时间、出发和返回时刻、交通方式等共计18个统计量等,建立Excel表格,并利用Excel和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旅游线路8227条,样本量比较大,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本文重点对旅游线路时间要素进行分析,从分布特点和空间演变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我国旅游线路时间分配的特点和其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多日游和以“双休日”为代表的短时游的典型时间模式分别为“五天四夜三处”和“两天一夜一处”;随着出游时间的增加,出行距离跨度呈现为“橄榄型”。多日游和短时游(1、2、3日游)的出发时刻则分别为早晚双峰的“U型”模式和早高峰的“L型”模式,而返程时刻则分别表现为“午后晚上”模式和“午后”模式。逗留时间和线路报价总体上均随出行距离呈幂函数衰减,两者的距离弹性均小于1,显示出一定的收敛性;其中线路报价的距离弹性为0.87,大于逗留时间0.56的距离弹性,即随出行距离的增加,逗留时间获得了更高的边际效益。游旅比随着出游天数从1日、2日、3日到多日的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平均值约为5.6,总体上给游客带来了良好的旅游效用,这与出行方式随出行距离而呈现出“汽车-火车-飞机”的交替演变紧密相关。还发现中国国内旅游线路的报价频数呈现为“正偏态”分布,整体上采取了“低价”策略,验证了人们日常的经验感受。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如:区域差异、景区游时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