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用三个实验,探讨了小肽和小肽铬(Small peptides chelated chromium,SPCr)的实验室制备技术和鉴定方法,及SPCr在肉鸡体内的吸收效应。 试验一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采用3×12试验设计,分别在70℃、80℃、90℃条件下经6N的盐酸水解2-10,12,24和48h,对各水解产物的α-氨基氮与总氮的比值(α-NH2-N/TN)、水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范围及适宜水解条件下终产物二三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酸水解明显受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提高水解温度,可缩短达到平均肽链长度(APL)为2所需的时间。适宜水解条件(温度90℃,反应5小时),终产物二三肽含量为19.38%。 试验二 以实验一所得的水解产物为配位体,无机铬(CrCl3)为中心离子,探讨了不同pH、配比、温度和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丁pH稳定性和红外光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pH值、摩尔配比、温度和时间均对小肽与铬的螯合反应有影响;小肽与铬元素螯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5.5,摩尔配比(SP:Cr)3:1,温度90℃,反应1小时。 试验三 选用36只7周龄体重均匀、健康的艾维茵肉鸡,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鸡,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不同形式铬盐的吸收效应。1组为对照组,2-6组分别是无机铬(CrCl3)、氨基酸铬(AACr)、小肽铬(SPCr)、烟酸铬(CrNic)和吡啶羧酸铬(CrPic)。不同铬源铬均按肉鸡1.6mg/kg(铬/体重)的剂量经口腔注入,2小时后于心脏和门静脉采全血,并取十二指肠样本,测定其中铬含量。结果表明:心脏全血中铬含量SPCr组比AACr组提高17.24%,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门静脉全血中铬含量,SPCr组比AACr组提高30.4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rNic组(P<0.01),显著高于CrPic组(P<0.05);十二指肠中铬含量SPCr组比AACr组提高30.5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rNic组(P<0.01),显著高于CrCl3组(P<0.05)。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小肽铬的吸收效果优于氨基酸铬、吡啶羧酸铬、烟酸铬和三氯化铬,是一种更有潜力的有机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