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获得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2010年对于广州,这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英雄城市,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城市发展史上重大赛事往往能促进主办城市本身的发展,所以场馆的建设也就成为一个令外界关注的焦点。根据广州市政府编制的《广州2010亚运会场馆、市政设施与环境建设实施计划》本次亚运会场馆布局呈现多中心、多功能空间布局,场馆改造和建设的重点也围绕着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和广州亚运大家庭总部酒店(花园酒店)及周边酒店等五大亚运场馆群。此次亚运会新建场馆12个,其中广东省新建场馆4个,广州市新建场馆4个,各区新建场馆4个广东奥体中心原来是九运会的比赛场馆,是广州“东进”战略的一部分,亚运会的召开成为了这一区域发展的催化剂。按照亚运会的赛事和标准要求,在广东奥体中心新建的游泳跳水馆和网球中心,进一步强化了设施密度,改善了该中心及周边交通和环境,使这一区域未来成为具有高水准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中心。近年来,中国的网球运动发展十分迅速。随着2002年我国开始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上海大师杯赛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中国选手在各项国际赛事中多次摘金,中国的网球运动的发展逐渐达到新的历史阶段并与世界接轨。这不仅促进了网球运动群众化、竞技化的发展,而且也对网球场馆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与设计提出了更符合赛事需求的挑战。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归纳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奥体中心新建场馆设计研究——以网球馆为例”为题目,从目前网球运动的现状及网球场馆的发展现状出发。一方面体现当今体育事业对场馆建设的需求,一方面探索如何对网球场馆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本文的结构共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等。再者,介绍广东奥体中心的基本情况及其周边新建的亚运场馆的概况与现状。其次对网球场馆设计现状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以位于广东奥体中心西北部的亚运会网球馆为例,从其与奥体中心的联系、外部环境设计、外部形态造型到内部空间形态、结构形态,来阐释网球场馆的设计研究,最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以后的网球场馆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