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体结构特点及其与蛛网膜下隙关系的形态学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体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从胚胎发生学和组织学特点,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产生多种肽类激素。近年来,关于垂体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第一,关于垂体周围是否也存在脑组织表面的三层被膜,仍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认为垂体外面包以由硬膜构成的被囊,在鞍隔以下,垂体周围没有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与垂体紧密相贴。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多数鞍隔孔的边缘离垂体柄较远,鞍隔以上的蛛网膜,在垂体柄处反折,约有8%~56%的个体,其蛛网膜突入孔内,深度多<2mm。还有人认为,蛛网膜可经鞍膈孔突入鞍内,形成垂体周围的蛛网膜下隙。Kaufman根据蝶鞍影像学表现认为,垂体周围存在蛛网膜囊。第二,关于腺垂体多肽激素的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多数学者认为,腺垂体多肽激素是以胞吐分泌的形式,被释放入细胞外的组织液中,经腺垂体内有孔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近年来,李光容等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牛和大鼠腺垂体,在细胞间隙内,发现大小、形态及电子密度,与邻近腺垂体内分泌细胞内相似的颗粒。虞培玲和李肇特应用免疫胶体金标记法,用透射电镜观察到ACTH细胞的内分泌颗粒,在细胞膜下向细胞外突出,以及在细胞外观察到完整的免疫金标记分泌颗粒,推测ACTH细胞的分泌方式,除胞吐分泌外,可能还有类似于外分泌腺的顶浆分泌。王保芝等用电镜观察猴松果体、人胰岛组织和大鼠的神经垂体,均在细胞外血管周隙和组织间隙内,观察到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认为松果体细胞、胰岛细胞和神经垂体分泌颗粒的外排形式,存在连同颗粒被膜的整体释放形式。以上种种迹象提示,腺垂体细胞的多肽激素分泌颗粒,也可能存在整体释放的分泌方式,并首先被转运到脑脊液中,但尚缺乏形态学方面的支持。第三,关于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以及下丘脑释放的促垂体激素,是如何转运到腺垂体而发挥作用的。传统知识认为,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联系,它们之间借助垂体门脉系统,实现功能上的紧密联系。下丘脑促垂体区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下丘脑的内侧基底部,其轴突投射到正中隆起,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的初级毛细血管丛接触,首先将下丘脑产生的调节肽,释放入垂体门脉,经垂体门脉血管运输至腺垂体,再从腺垂体内次级毛细血管丛(血窦)扩散出来,调节腺垂体细胞的分泌活动。但也有学者认为,下丘脑的调节肽,可以经过垂体门脉血管周围的组织间隙,直接输送到腺垂体而发挥作用。因此,本实验观察SD大鼠腺垂体的表面特征,内部的细微和超微结构特点;观察垂体周围是否存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为腺垂体多肽激素直接释放入脑脊液的可能途径,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提供形态学依据。一、腺垂体表面结构特点的形态学观察目的:探讨腺垂体周围是否存在脑组织周围的三层被膜。方法:通过组织切片的HE染色光镜观察,应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SD大鼠腺垂体表面的结构特点。结果:HE染色切片观察显示,在大鼠腺垂体表面,存在一层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被膜,被膜下还有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腺垂体表面是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的垂体囊,上皮细胞伸出许多指状突起,形成表面的微绒毛;相邻的上皮细胞之间,存在2-5μm的囊上皮孔。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腺垂体包被有由单层扁平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的垂体囊。结论:在大鼠腺垂体周围,存在与脑组织表面延续的三层被膜。软膜性垂体囊表面,存在上皮孔、分泌颗粒及巨噬细胞等结构成分。二、腺垂体多肽激素释放入脑脊液途径的观察目的:探讨腺垂体肽类激素直接释放入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方法:对SD大鼠腺垂体的常规和DMSO冷冻割断电镜样品,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大鼠腺垂体表面的上皮细胞之间,存在2~5μm的囊上皮孔,上皮孔附近可见球形分泌颗粒,还观察到圆形和多突形巨噬细胞。透射电镜和DMSO冷冻割断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腺垂体主要由各类腺细胞所组成,腺细胞之间存在大量大小不等的细胞间池;腺垂体内的毛细血管为窗孔(50nm)型,内皮外尚有基膜与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分隔,在细胞间池和血管周隙内,可见大量完整的膜包分泌颗粒(100~300nm)。结论:腺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存在连同颗粒被膜的整体释放;释放入腺垂体组织液中的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更易通过细胞间池-血管周隙-囊上皮孔,直接进入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中。三、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目的:探讨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以及下丘脑多肽激素是如何被转运到腺垂体发挥作用的。方法:对SD大鼠垂体柄进行了HE染色切片的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垂体柄由被膜包裹,内含两类主要结构。一类是下丘脑至神经垂体的纵行纤维束,由粗细不等的无髓神经纤维组成,即视上—室旁垂体束;另一类是连接正中隆起和腺垂体毛细血管丛之间的数条垂体门脉。垂体门脉的血管,只由一层有孔内皮细胞构成,管径粗大,含有大量的血细胞,属于毛细血管性质;垂体门脉的血管之间,以及垂体纤维束周围,存在宽阔的疏松结缔组织,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论:下丘脑多肽激素经视上—室旁垂体束,运送到神经垂体释放;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输送到腺垂体,也可经垂体柄内组织间隙,直接输送到腺垂体而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和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VR)。目前已认识到,在心室重塑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是引起心肌细胞数量减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