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围绝经期女性单、双侧卵巢切除后,血清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及骨密度的变化。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骨代谢、围绝经期症状、女性一般生活质量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围绝经期单、双侧卵巢切除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从而为妇科医生进行此类手术时,对卵巢的去留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1.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住院的因卵巢良性疾病行单侧、双侧卵巢切除术并满足设定条件的患者各40例。测定围绝经期单、双侧卵巢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血清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
2.检测围绝经期单、双侧卵巢切除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腰椎1~4的骨密度,评估其对骨代谢的影响。
3.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围绝经期切除单、双侧卵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评估。
4.应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围绝经期切除单、双侧卵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3月、6月、12月一般生活质量的调查。
5.应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问卷对围绝经期切除单、双侧卵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3月、6月、12月性生活质量的调查。
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描述,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结果:
1.对激素的影响:单侧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短时间(术后3个月)由术前60.11±16.80下降为30.48±16.67 pg/ml,P<0.05; FSH由术前24.63±10.84升高到57.75±14.16miu/ml, P<0.05,差异有显著性。随时间延长,术后6个月时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开始恢复到45.14±13.35pg/ml, P<0.05,FSH仍偏高达30.95±9.07miu/ml,P<0.05,但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术后12个月时,血清雌激素为56.16±10.84 pg/ml和FSH为26.42±9.18 miu/ml,变化不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2)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FSH持续升高。术后3个月血清雌激素由术前61.16±12.70下降为43.78±11.08,FSH由术前23.84±9.84升高到47.65±12.43,P<0.05;术后6个月血清雌激素降低为30.14±14.16,FSH升高到64.14±15.36,P<0.05;术后12个月血清雌激素降低为24.63±10.86,FSH升高到72.11±10.4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Table2)
2.手术对骨密度的影响:围绝经期单侧卵巢切除后患者的骨密度与术前相比,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双侧卵巢切除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时骨密度没有显著变化,12个月时骨密度虽有所下降,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手术对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单侧组:单侧卵巢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大部分患者(38/40)均出现轻重不同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了潮热、易出汗等等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症状如疲乏、心悸、眩晕等,也有情绪波动、抑郁多疑等症状。Kupperman评分术前14.44±3.30,术后3个月为18.04±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逐渐好转,评分为16.54±4.23,较3个月时稍降低,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评分下降为14.87±3.47,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见Table4)
双侧卵巢切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Kupperman评分均逐渐增高,分别为术前14.46±3.64,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17.73±5.36,18.99±4.82、19.31±4.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悸、潮热出汗、疲乏、情绪波动等症状的术后评分增加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皮肤蚁走感、头痛、失眠、感觉异常、泌尿系统感染、骨关节痛等症状的评分与术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Kupperman评分,将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围绝经期症状轻重分为正常、轻、中、重,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患者人数分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比较两组不同程度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卵巢切除组患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较单切组明显。
4.手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得出单侧卵巢切除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各维度得分,将各维度不同时期得分与术前得分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而双侧卵巢切除患者术后评分,在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等,术后得分明显小于术前。术前各项得分分别为72.92±13.28、58.97±14.12、68.25±16.67、57.03±13.2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躯体疼痛得分为36.30±13.72、40.19±17.81、38.25±14.03,总体健康得分34.46±16.18、30.94±15.65、32.87±12.63、情感角色限制得分为43.05±14.37、38.54±12.79、36.87±11.70,心理健康得分为34.38±12.43、38.27±15.69、36.46±12.58,各项统计均P<0.05。
5.手术对性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围绝经期单侧卵巢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FSFI评分由术前26.50±3.62下降为18.04±4.8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评分逐渐回升至22.55±2.80,但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评分进一步回升至25.69±3.5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Table9)。但对双侧卵巢切除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FSFI评分均由术前25.87±3.28,下降为术后3个月时17.88±3.56,6个月时17.97±4.18,12个月时18.50±4.0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阴道润滑、性唤起、性高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性兴趣、性满意度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交痛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Table10)。
结论:围绝经期单侧卵巢切除术对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术后3个月可见雌激素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2个月,随对侧卵巢功能的逐渐“替代”,激素恢复至与术前相近水平。骨密度1年内未显示下降。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一度加重,但可逐渐好转。对一般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均有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双侧卵巢切除术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尤其是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明显,但骨密度1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加重,对一般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