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外阴癌(VulvarCancer)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其中以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居多,约占80%-90%,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5年存活率为58.9%-68.9%[1]。研究结果表明外阴鳞癌的发生主要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有关,并且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不典型增生及P53的突变均与外阴癌的发生有关,另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es,HI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Ⅱ也是外阴癌发生的风险因素[1],但其确切的发病、侵袭与转移机制尚不清楚。
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类长约18-25nt的非编码的内源性单链RNA分子,广泛存在各类真核生物细胞中,对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发现人类miRNA有700多种,其中miR-155、miRNA-200家族和miR-205均参与并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其中miRNA-200家族(包括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miR-429等5个主要成员)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ZincFingerE-box-bindingHomeobox,ZEB1andZEB2)的表达水平使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上调进而抑制EMT过程[14-16]。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认为miR-200家族成员miR-200c(包括miR-200c1和miR-200c2)对抑制EMT过程的效果较显著,可能成为抑制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浸润与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2]。但这种调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是否在所有的肿瘤细胞中都起作用尚不清楚。
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与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外阴鳞癌A-431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miR-200c表达量的改变是否也能影响目标细胞的E-钙黏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目标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产生影响,并初步分析miR-200c影响外阴鳞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可能机制。
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200c转染外阴鳞癌A-431细胞株,以转染前后作为对照,通过Western方法检测外阴鳞癌A-431细胞转染miR-200c前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Real-timePCR方法对转染后的miR-200c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431细胞侵袭能力;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再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转染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Western结果提示外阴癌A-431细胞转染miR-200c后,E-cad蛋白表达较actin蛋白明显上调;
2、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显示外阴癌A-431细胞转染miR-200c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P<0.05)。
结论:
1、转染miR-200c后,外阴鳞癌A-431细胞中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改变,说明miR-200c可以影响目标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使其上调;
2、转染miR-200c后,外阴鳞癌A-43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较未转染组明显降低,说明miR-200c确实可以负性调节外阴鳞癌A-4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这可能成为外阴癌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