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定向增发是指有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向少数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行为。2005年定向增发被引入我国资本市场,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是首部规范定向增发股票价格、发行数量、认购对象等相关条款的法律文书,该法规的颁布明确了定向增发在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中的地位,为定向增发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定向增发相比较于配股、公开增发等传统的融资方式,具有发行成本低、定价灵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向增发是指有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向少数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行为。2005年定向增发被引入我国资本市场,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是首部规范定向增发股票价格、发行数量、认购对象等相关条款的法律文书,该法规的颁布明确了定向增发在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中的地位,为定向增发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定向增发相比较于配股、公开增发等传统的融资方式,具有发行成本低、定价灵活、融资进程快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为新投资项目融资、弥补短期资金不足、融资收购资产等目的时选择通过定向发行股票融通资金。2021年我国定向增发总融资规模为8602.50亿,相比2006年定向增发首次被引入我国资本市场时的规模实现了9余倍的增长。随着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引起了更多学者对这一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关注,研究发现不同公司定向增发实施之后的绩效相差较大。本文正是基于如上的背景,以人工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科大讯飞定向增发事件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2013年、2015年及2019年三次定向增发的实施效果。在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定向增发融资动因及其融资效应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行业定向增发融资规模和企业募集资金用途后,选择信息技术领域的上市公司科大讯飞为案例。首先介绍了公司2013年、2015年、2019年定向增发具体情况,而后从短期市场效应、公司价值绩效、财务指标变动等四方面对定增后公司绩效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绩效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特定事件日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对短期股价变动的分析、以经济增加值和托宾Q值等价值评价指标为基准对公司价值变动的分析以及通过纵横向对比偿债能力等其他指标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通过此案例的分析将为本公司及其他上市公司选择再融资方式提供借鉴。本文研究发现,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项目投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行为具有良好的短期市场表现,定增后事件期内股价超额收益率与定增前相比呈现增长趋势;同样,企业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有所增强,但公司项目大规模扩张导致销售费用等支出高速增长,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定增实施后公司价值有所改善,表现为经济增加值和托宾Q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提高定增融资行为对公司经营财务绩效的改善效率,公司应当根据市场及行业发展状况,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合理进行项目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他文献
2020年我国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扫除了农村发展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下一阶段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广西作为全国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西部后发地区,一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难点区域。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农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在广西依旧根深蒂固。普惠金融可以为兴农富民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乡村振兴征程上必不可少的“帮手”。因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普惠金融
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很多企业逐渐显现出管理协同效率下降、臃肿不堪的现象,分拆上市正是对企业盲目扩张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而分拆后子公司在境内上市在我国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直到境内分拆上市规定的颁布才让分拆上市在我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前,我国企业只能借道境外资本市场分拆上市或通过让渡控股权的方式实现间接分拆。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完成了“A拆A”,境内分拆上市缺乏相关参考和系统研究,因此,对我国企业
IPO抑价现象存在于全球的各个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IPO抑价率更高,为发达国家平均抑价率水平的2~10倍,并且近年来呈现只增不减的趋势。IPO的高抑价率使得投资者承受了较大的流通风险,进而使得投资者增加其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增加对新股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了股票偏离其内在价值形成的金融风险。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2022年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高碳排企业不得不进行产业低碳转型,而这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碳中和债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债务类融资工具,发行成本低,可以为企业碳中和项目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新型融资方式。据此,本文以华能国际发行“21华能GN001”碳中和债为例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信用、清算、支付、信贷等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金融行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内重要中介机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影响,商业银行长期以存贷款利差业务作为主营业务和重
近年来,对赌协议逐渐成为构成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化的一种鲜明特色。作为并购活动中的保障契约,上市公司并购中设计并实施对赌协议的根源在于防范标的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保证并购交易的合理和公平,锁定风险。它既是并购方利益的保护伞,又对标的企业产生激励作用。但在“自愿性”运用对赌协议这一创新工具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目标公司许下高业绩承诺、推涨高估值泡沫、引致商誉减值、并助长一致
近些年,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房地产融资的监管政策趋严,房企过去常用的融资渠道被限制,因此所耗资金成本以及融资的难度急剧增大。我国首单发售成功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下简称“CMBS”)是于2016年发行的高和招商-金茂凯晨专项计划,其产品设计架构和运作流程对之后发行的CMBS产品都有重要参考意义,第一单CMBS的成功发行引起房地产行业重点关注,在政府严格监管要求下逐步发展成地产公司融资的
“投资者关注”是行为金融学理论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不仅会受到“媒体效应”的牵引,从而促进投资者的投资迎合行为,而且动态的投资者关注度指标也是影响投资者选股的关键性因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投资者关注的度量方式也不断完善。本文将股票的量价指标与基于百度搜索指数构建的投资者关注指标相联系,研究在中长周期的投资中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年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实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的产业结构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传统行业升级、新兴行业资源整合的行为,使得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活跃,发生并购的次数以及产生的交易金额呈现出大幅增长,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誉总额的不断攀升。但由于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被并购子公司的业绩承诺未完成,上市公司开始逐步计提商誉减值,进一步侵蚀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产生了严重拖累经营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能够缓解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但也会因为盈余管理水平提高,增加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加剧公司的融资约束。同时,股权质押使得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加大,增加“掏空”动机,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外部债权人作为理性经济人,考虑到股权质押的负面影响,因而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补偿风险。本文从债权人视角,聚焦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经济后果,探究该行为是否会导致债权人要求更高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