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齿圆柱齿轮轴向温轧成形机理与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是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齿轮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和疲劳强度低的问题。齿轮轴向滚轧是利用轧轮和工件的展成运动,使工件材料流动最终成形为目标齿轮。轴向滚轧工艺无需破坏工件材料的流线组织,可提高齿轮的强度与材料利用率,同时可提高生产效率。但在常温下冷轧大模数齿轮时,齿坯的材料流动性较差,齿轮轮齿长成不完全。同时轧轮所受应力很高,会降低轧轮和机床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工件在加热状态下的轴向温轧工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齿轮轴向滚轧的基本原理。首先分析了齿轮轴向滚轧成形的基本过程,描述了齿轮滚轧时的两种分度方式(强制分度与自由分度)。讨论了滚轧轮的设计问题,主要有轧轮的结构尺寸设计包括轧轮的齿顶高、全齿高、切入角等,轧轮的齿数与材料。为了实现正确分齿,讨论了轧轮的初始安装相位问题。确定了工件的材料和初始加热温度,利用等体积法计算出了工件齿坯的直径尺寸。(2)设计了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焦耳定律、集肤效应等原理设计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计算出感应加热系统的电源功率、电流频率等参数,设计了感应加热线圈。利用DEFORM-3D软件的感应加热模块,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的电流频率、电流密度(电源功率)、加热时间参数下,齿坯感应加热不同的效果。为优化感应加热参数提供理论指导。(3)研究了齿轮轴向滚轧的成形机理。利用DEFORM-3D软件的塑性成形模块,模拟了基于感应加热齿轮的轴向温轧过程。分析了滚轧过程中,工件的应力场、温度场的分布,金属流动的特点。针对滚轧过程中的“兔耳”缺陷,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参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兔耳”缺陷的影响,为后续的试验验证提供参数优化指导和理论支撑。(4)进行了工件的电磁感应加热试验和齿轮轴向滚轧的试验。介绍了齿轮轴向滚轧实验平台的结构及参数。成功轧制出了齿数44,模数2.5mm的齿轮。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感应加热和齿轮滚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的齿轮轴向滚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和齿轮轴向滚轧工艺和成形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后续的齿轮滚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钒(VO2)在68℃会发生可逆相变,具有很好的热致变色性能,这些特点引起了人们对其在智能窗玻璃涂料应用中的广泛关注。由于钒的稳定氧化物众多,制备单相纳米VO2粉体有一
随着空调制冷设备及空调制冷用铜管产业的发展,对空调制冷效率及空调制冷用铜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空调及其用铜管的生产大国,特别是空调用铜管,在国际市场上占
国产数控坐标镗床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环境下朝高端可靠化发展,对其关重件的设计及制造可靠性要求愈加严苛。产生于制造过程的残余应力随关重件服役时间释放致使其几何精度变
近年来,中国乡村研究成为中外学界的关注热点。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总根源,近年来对民族地区土改运动所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化,成果不断涌现,但对于研究民族杂居村的土改运
本文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口述史计划,选取河南省义马市石门社区为研究点,在村庄内访谈了 12位老人,依照土改成分划分,有2位富农,3位中农,4位雇农和6位贫农。通
随着生物质能在新型绿色替代能源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加速对现有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拓展其相关产业的应用领域。其中,半纤维素作为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
[目的]分析1例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林奇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及管理作一小结。[方法]以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科1例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林奇综合征的临床特
以共轭聚合物为电子给体,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为电子受体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因其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成本低、加工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研究人员关注。但有
头颈部恶性肿瘤在现阶段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鼻咽癌作为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准
本研究探讨Lmo4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转录调节因子LMO4最初是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被发现,其主要是作为乳腺癌蛋白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Lmo4基因的表达量在BMSCs成骨分化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LMO4在调控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策略主要通过包装靶向Lmo4的sgRNA慢病毒转染表达Cas9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运用C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