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在后张法预应力筋保护体系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引起预应力筋的锈蚀,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并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以水泥基材质内氯离子的传输机理为基础,围绕氯盐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体系中的传质行为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研究了氯离子在金属波纹管管内与管外的传输路径,分析了氯离子在不同金属波纹管、灌浆饱和度、灌浆配合比下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在波纹管外部,随着深度的增加,周期内氯离子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当水泥灌浆不充实时,管壁外围的含量更高。氯离子沿着管缝渗透到波纹管内。在波纹管内部,同一周期的氯离子含量均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无论是普通波纹管还是镀锌波纹管,水泥灌浆氯离子含量相差不大。在侵蚀后期,水泥灌浆深层的氯离子含量低于管外同一深度的混凝土保护层,水泥灌浆浅层的氯离子含量高于管外同一深度的混凝土保护层。研究了氯离子在灌浆金属波纹管内的轴向传输特性与规律,从初始氯离子含量、表层氯离子含量以及氯离子的扩散系数三个方面分析了波纹管内两种灌浆水泥石的氯离子渗透规律。结果表明,在初始氯离子含量上,相同试验周期的普通配合比水泥灌浆界面处与非界面处的值均高于H-60A;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普通配合比水泥灌浆界面处与非界面处的值均明显增大,H-60A型水泥灌浆界面处的值几乎不变。在表层氯离子含量上,两个周期以后,普通配合比水泥灌浆的值均明显增大,其中界面处的值最大;H-60A型水泥灌浆的值均变化不大。在氯离子扩散系数上,整个试验过程中,普通配合比水泥灌浆界面处与非界面处的值均高于H-60A型。
其他文献
淀粉特性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Wx-A、Wx-B和Wx-D基因的突变会导致Wx-A、Wx-B和Wx-D蛋白的相应缺失并且对小麦淀粉的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小麦品种8901为材料,经1.0%EMS诱变后,通过I2-KI染色和1D-SDS-PAGE电泳技术对后代籽粒进行了淀粉合成酶类突变体的筛选,并对筛选到的部分Wx基因突变体材料进行了突变分子机制和淀粉特性等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当前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老龄社会将改变中国的国家发展基础,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为有效应对老龄化,各地纷纷
黑麦属(Secale L.,染色体组成为RR,2n=14)属禾本科(Poaccae)小麦族(Triticeae)植物,因其与小麦不含相同染色体,从而归属于小麦的三级基因库。黑麦属物种因其具有抗病、抗早、抗寒以及高
  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强调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背景下,试图以洛阳市龙泉沟生态廊道规划用地选择为例,探讨小城镇生态廊道内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的可实施性。通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