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珍品,这些璀璨的明珠以其各自独特的姿态展现着它们不同的风采。在绘画语言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美术史上,绘画所表现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真、善、美认识的角度和层次的改变而发生着种种变化。就绘画创作而言,画面上绘画语言形式的多样化并不是因为作者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导致的。真正的艺术品总是根植于时代,是对现实、理想、内心、情感等等具有不同认知与表现的符号。形式的多样是在对真、善、美的审视中,在对艺术本体的研究中,在艺术家艰难的探索与表现他们观点的方式、方法中产生并逐渐丰富起来的。艺术形态上的每次变革都是艺术家在一种不同的角度或程度上对真、善、美的诠释。在梵高与蒙克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的绘画演变。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清楚的看到画面所表现的情感与形式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解读绘画的形式语言变革的动力和依据。每当看到《星夜》《呐喊》等作品总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感冲击。他们的绘画语言与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清楚的传达着他们的感受,深刻的体现着他们的情感。动人的画面能够让人直观的感受到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想从情感的表达方面阐述一下他们的创作方法及其作品中基于情感表达所展现的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并借此表述一下他们对画面的形式语言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从结构上看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画家的生平简史、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的描述,并借此探讨一下他们的绘画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个人因素等。第二章主要从他们的作品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来认识一下他们作品的特点、创作的思路、作品形式语言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等。并借以说明他们的作品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解读来谈一下他们在创作中对情感与绘画语言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创作带来的启发等。笔者认为梵高与蒙克的创作方法在学习绘画的一定阶段对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能够使人更清楚的认识到美术发展史中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的创作方法上的一种转变。能使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由、更容易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梵高与蒙克的这种带有主观表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这也是我选择这两位画家作为论述对象的愿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