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化是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对人们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产物的复合体,具有快速性、广泛性、可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自我健康发展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现实需要等因素使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缓。网络环境净化、网络技术日益完善、大学生自身保持觉悟等因素使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儒家课程分类和设置的相关理论、西方价值教育与价值澄清等理论资源为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在现实状况中既存在优势又面临问题。一方面,网络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新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交友价值观、生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出现转变;并且网络文化下多样化的培育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趣味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网络不良文化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受到冲击;同时复杂的网络文化大环镜使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可控性与稳定性降低。而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媒介建设不够完善、课堂教学实施相对欠缺、学校活动落实等,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需要进行实践转向,主要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策略实施等方面入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自主性”与“他律性”适应原则、“现实性”与“虚拟性”协调原则等主要指导原则下,从全方位扩展价值观培育场域、多方法丰富价值观培育手段、宽领域充实价值观培育内容等方面进行路径建构,从网络媒介、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层面等多个维度将网络文化下的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施策略具而化之。总之,借助多方力量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促使大学生履行使命,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