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对高角型上颌后牙区需要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进行图像的分析测量,评估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的骨量、骨密度。以评价植入区周围骨质、骨量与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进一步的实验以及材料的研究,也能让医生更好的减少临床失败率的发生,为正畸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①对象:选择高角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上颌后牙区需增强微种植体支抗的重度错牙合畸形患者.②方法:a术前拍摄锥形束CT片,根据患者模型及锥形束CT片制作手术指针。采用自攻型钛合金微种植钉,根据患者口内实际情况及手术指针进行微种植体的植入,并用转矩测量仪,测量出最大植入转矩。两周后患者复诊,拍摄曲面断层片,确定微种植体最终植入位置,并测量松动度。利用锥形束CT自带软件测量种植体周围区域骨量与骨密度。治疗后期,无需种植支抗时,常规消毒,测量最大旋出转矩,旋出。b.临床评价:用口腔科镊子测量微种植体的松动度;记录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所折断的数目及植入后的稳定情况。c.影像学与生物力学评价:通过锥形束CT测量分析微种植体周围骨量、骨密度,并分析和微种植体初始稳定性的关系。d.生物力学评价:用转矩测量仪分别测量微种植体的植入转矩及无需种植支抗时微种植体取出时的去除转矩。e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描述处理,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运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以最大植入转矩为因变量,植入区骨皮质密度平均值、植入点至牙槽嵴顶骨质厚度、植入点至相邻牙根面固有牙槽骨之间骨质厚度、植入点至牙槽骨骨质厚度、最大旋出转矩为自变量,做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临床评价结果:①临床检查结果:松动度0级有22人,松动度1级有3人,松动度2级有1人。其中没有发现有种植体折断。通过统计学分析,成功率84%。一度松动率12%二度松动率4%。②影像学与生物力学评价结果:a植入区骨量和微种植体初始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微种植体至周围硬骨板距离评价植入区骨量。植入点至牙槽嵴顶骨质厚度9.85±3.73mm,植入点至相邻牙根面固有牙槽骨之间骨质厚度3.50±1.85mm,植入点至颊舌侧牙槽骨骨质厚度10.15±2.95mm,根据检验结果,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牙槽嵴顶骨质厚度(p=0.011),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相邻牙根面固有牙槽骨之间骨质厚度(p=0.000),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相邻牙根面固有牙槽骨之间骨质厚度(p=0.039)。其中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牙槽嵴顶骨质厚度、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相邻牙根面固有牙槽骨之间骨质厚度、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点至颊舌侧牙槽骨骨质厚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骨量和最大植入转矩存在直线相关关系。b植入区骨密度和微种植体初始稳定性的关系:植入区骨皮质密度平均值在827.50±77.00HU,根据检验结果,最大植入转矩与植入区骨皮质密度平均值(p=0.000),有统计学意义。骨密度和最大植入转矩存在直线相关关系。③生物力学评价结果:最大植入转矩与最大旋出转矩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05)。 结论:选择骨量、骨密度高的颌骨位置点植入正畸微种植体可获得可靠的植入初始稳定性。而且微种植体初始稳定性代表与骨的嵌合程度和去除转矩代表微种植体与骨的结合程度两者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