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纤维比强度QTL的定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的天然纺织纤维作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油料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棉花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已经有52个棉种被确定,其中包括7个异源四倍体种和45个二倍体种。当代棉花栽培品种主要是陆地棉(2n=4x=52),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5%以上。由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等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使得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QTL紧密连锁的DNA标记,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可显著的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西南大学育成的陆地棉高比强度品种渝棉1号和与美国引进的陆地棉高比强度品系CA3084杂交,建立重组自交系群体。以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对纤维比强度QTL进行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第21染色体进行标记加密。为棉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态性引物比例利用19641对SSR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得到38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例为2.2%。利用389对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CA3084)重组自交系群体,共获得395个标记位点。2.遗传图谱构建对395个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图谱包括了356个位点,73个连锁群,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图谱总长度为1594.6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4.48cM。定位在染色体上的356个位点中有143个位点表现偏分离,比例为40.2%,其中有135个偏向于渝棉1号的基因型,所占比例为95%;8个偏向于CA3084基因型,所占比例为5%。偏分离标记分布在D亚基因组上的数量要多于A亚基因组。3.纤维比强度QTL定位利用所构建的遗传图谱,结合2014年纤维比强度鉴定结果,共检测到10个纤维比强度QTL,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为11.1~22.9%。4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是渝棉1号,6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自CA3084。4.第21染色标记加密与QTL分析利用根据雷蒙德氏棉基因组序列设计的第21染色体1022对SSR标记引物(SWU15632-16653),筛选亲本获得72对多态性引物。用多态性SSR标记加密第21染色体图谱。加密后的第21染色体总长度为110.4cM,标记间平均距离是2.19cM。加密后的遗传图谱将第21染色体纤维比强度QTL定位到标记CGR6578和SWU16482之间,遗传距离为3.1cM。与初步定位相比,QTL区域减少了6.0 cM。
其他文献
时尚像个暴君,顺者昌,逆者亡。当今世界,谁敢不时尚?   一有时尚,人的目光就势利起来。时尚如弓,目光似箭,令人芒刺在背。除了个别的社交自杀分子,胆敢视时尚为粪土的人极少。即便如我,为不给太太丢脸,出门也要稍稍讲究。我穿上衣橱里最好的衣服,据太太说是国际名牌价格不菲。走入五星级饭店大堂,正窃喜自己的沐衣而冠,谁知被保安大人一眼识破,轻轻一嗅就嗅出我的底牌,当路拦下,盘问起我来赤裸裸的。人长得不济,
CDPKs是目前所知Ca~(2+)信号的转导途径中重要成员之一,参与调节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重要过程。为了研究CDPKs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离体小麦(豫麦18)成熟胚为材料,2,4-D处理0、2、6、12、24和72h,提取RNA,利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时点基因的表达信号,分析其中cdpks及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并选择其中关键基因进行real time-P
农户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农户贷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农户不良贷款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本文通过对山东省476户农户不良贷款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不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雌性不育系小麦XND126及其衍生系4042是普通小麦的一个雌性不育突变体。对此突变体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小麦杂交育种及无融合生殖育种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目前,对雌性不育系小麦的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主要是在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雌性不育基因的QTL定位,以及利用经典遗传学理论对不育机理的分析方面。本研究主要是从雌性不育系小麦4042的子房形态学和组织胚胎学角度去探
本试验于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进行,以没有药剂处理的为对照,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在发芽过程中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株鲜重、植株株干重、苗干重、根干重、壮苗指数、叶
植酸通常与Ca2+、Mg2+、Zn2+、Fe3+、Mn2+等阳离子形成不能被人体和非反刍动物吸收利用的盐,因此,植酸普遍被认为是谷物籽粒中重要的抗营养成分和造成环境P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实验利用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和构建的完全双列杂交群体,系统地分析了植酸含量在品种间、籽粒不同部位间积累差异和植酸含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效应;通过籽粒灌浆时期动态取样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