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的天然纺织纤维作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油料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棉花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已经有52个棉种被确定,其中包括7个异源四倍体种和45个二倍体种。当代棉花栽培品种主要是陆地棉(2n=4x=52),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5%以上。由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等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使得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QTL紧密连锁的DNA标记,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可显著的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西南大学育成的陆地棉高比强度品种渝棉1号和与美国引进的陆地棉高比强度品系CA3084杂交,建立重组自交系群体。以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对纤维比强度QTL进行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第21染色体进行标记加密。为棉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态性引物比例利用19641对SSR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得到38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例为2.2%。利用389对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CA3084)重组自交系群体,共获得395个标记位点。2.遗传图谱构建对395个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图谱包括了356个位点,73个连锁群,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图谱总长度为1594.6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4.48cM。定位在染色体上的356个位点中有143个位点表现偏分离,比例为40.2%,其中有135个偏向于渝棉1号的基因型,所占比例为95%;8个偏向于CA3084基因型,所占比例为5%。偏分离标记分布在D亚基因组上的数量要多于A亚基因组。3.纤维比强度QTL定位利用所构建的遗传图谱,结合2014年纤维比强度鉴定结果,共检测到10个纤维比强度QTL,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为11.1~22.9%。4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是渝棉1号,6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自CA3084。4.第21染色标记加密与QTL分析利用根据雷蒙德氏棉基因组序列设计的第21染色体1022对SSR标记引物(SWU15632-16653),筛选亲本获得72对多态性引物。用多态性SSR标记加密第21染色体图谱。加密后的第21染色体总长度为110.4cM,标记间平均距离是2.19cM。加密后的遗传图谱将第21染色体纤维比强度QTL定位到标记CGR6578和SWU16482之间,遗传距离为3.1cM。与初步定位相比,QTL区域减少了6.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