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然而,在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过程中,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暴露。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和合作水平,提升乡村旅游组织的组织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乡村旅游、社会网络、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有效性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以社会网络这一关键而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为切入点进行新的理论综合和统计测量。选取了杭州市郊的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村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逻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剖析对比了两个案例地的社会网络状况,探讨社会网络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两个案例地的结网特点有其一致性和差异性,共同点在于衍生网络都为核状结构、情感网络呈现乡村地特有的“差序格局”、合作和咨询网络的伦理本位,不同点在于两个案例地的网络结构和组织化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乡村旅游地的社会网络结构影响组织公民行为,进而影响组织有效性。不同的网络结构特征会对乡村旅游地行动者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乡村旅游组织的组织有效性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社会网络密度和集中度高时,组织成员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有效性相对较高;社会网络密度和集中度低时,组织成员表现出较少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有效性亦相对较低。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三种有利于乡村旅游地社会网络培育与升级的组织模式,即股份制运营、农民合作社和基层组织主导组织模式;并提出了提高乡村旅游组织有效性的具体管理建议:构建有效的乡村旅游管理组织,提高集体行动能力;重视组织内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挖掘一个或一批具有人格魅力、德才兼备的社区精英;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塑造鲜明统一的乡村旅游品牌;社区主导和赋权,实现乡村旅游地的内生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