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空竹的历史久远,最早是皇宫庭院的玩物。根据史书考证,我国空竹应当有九百年的历史。然而,北京空竹若从明代计算的话,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抖空竹不仅具有健身性与娱乐性,同时是兼具竞技性与表演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2006年,“北京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作为民俗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见证的“北京抖空竹”在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其生存、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文化空间的缺乏、技艺传承的难度、研究成果的缺失、空竹商品市场萎缩。保护与传承中国北京的本土空竹文化,空竹运动的社会培育研究势在必行。培育是凭借外界力量的主动介入推动某一事物发展壮大。北京市空竹运动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更多的是通过空竹运动协会这样的体育社会组织来实现。因此,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对空竹运动协会的支持和介入,是促进空竹运动协会稳定发展,更好发挥传承与创新作用的基本保障。空竹运动协会组织活力的激发和自治能力、自我“造血”功能的增强,是推动空竹运动更好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本文所研究的“社会”是公共领域,指在市场经济领域与国家政治领域之外,是以自愿形式组成的体育社会组织。本研究以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的自主性管理的角度,以北京市空竹运动发展的组织特征和组织培育为研究对象,理论基础为市民社会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自组织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北京市西城区空竹协会”等个案,从北京市空竹运动的组织结构、制度、资源管理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对北京市空竹运动的社会培育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凭借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建设逐步完善,确保空竹运动社会组织的稳定持续发展,从而令空竹运动得到有效地传承与保护,为北京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开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据本研究可知,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建设初具规模,但目前在空竹运动“社会”培育中,还面临着些许挑战。空竹运动组织缺乏一定的自主性,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相当有限,仍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资源依赖性较强,组织自身造血能力与意识不足;成员大多是退休人员,老龄化明显;内部治理结构与制度不健全;组织彼此缺少互动与合作,未形成公共体育服务网络结构;校园推广程度较低。因此提出了,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施分类精准培育;拓宽空竹运动组织的经费获取渠道,合理利用各界资源;创新空竹运动的技术、运动形式,不断扩大空竹运动的参与群体;完善空竹运动组织的内部治理,整合结构与制度功能;创建空竹运动组织网络,拓宽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交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