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变动与环境关系的卫星遥感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1986 ~ 2002年期间的台湾海峡南部灯光围网渔业信息船的渔捞记录资料,1986 ~ 2002年期间的AVHRR遥感海表温度数据和1998 ~ 2002年的SeaWiFS遥感海表叶绿素数据,研究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的逐月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的逐月变化特征显著。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周边海域终年稳定存在一定面积的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尤其是台湾浅滩附近,但在不同的季节渔区分布面积存在差异。大陆沿岸区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分布则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夏季为盛期。三类密度资源(CPUE< 1.0 t/网次、1.0≤CPUE< 2.0 t/网次、CPUE≥2.0 t/网次)出现面积的逐月变化各不相同,高密度资源出现面积最大的时间在3月及8 ~ 9月。为指示资源强度的变化而建立的渔场面积指数,最高值出现在8月大陆沿岸区;年平均渔场面积指数则在浅滩渔区最高。鲐鲹鱼类群聚资源中心渔场与表层温度锋基本上是契合的,终年稳定存在一定面积的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周边海域,是表层温度锋位置所在;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度锋出现概率值区间0.10 ~ 0.55范围内,也即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在温度锋的两侧。同时,该渔业资源密集分布在叶绿素a浓度梯度较大的区带,并且落在低叶绿素a浓度一侧,其分布随着低叶绿素a浓度南北季节移动而产生相应的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该资源分布处的表层温度与叶绿素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并且这一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最后,本论文利用Visual Basic(VB)编程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平台,进一步开发面向用户的台湾海峡渔业信息系统雏形,集成所有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增加了台湾海峡渔场电子地图模块,完善了渔业信息查询模块的查询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脓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组(强化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常规组)每
患者,男,54岁,主因咳嗽咳痰7月余,加重伴痰中带血半月,以“肺癌”收入院。缘于7月前感冒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在家自行给予抗病毒和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咳嗽、咳痰症状略有好转
Ad Hoc网络是一种能随时随地组成网络而不需要任何固定的底层设备支持的自组网,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Ad Hoc网络通常的应用领域包括灾难等突发性事件的恢复、人群控制、
目的研究动态误差分析系统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量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年龄在35~50岁的健康体检人群,分别采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Complior仪检测受检人群不同节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及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并观察感觉统合训练疗效。方法:采用儿
患者23岁,孕41周,规律腹痛7h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入院后查生命体征、心肺、肝脾均正常。宫高32cm,腹围100cm,左枕前位,胎心140次/min。肛查: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3cm,胎头S+,宫缩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