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光分布下光伏系统差分功率处理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在社会上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光伏系统往往由许多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由于安装问题、复杂的环境因素以及非均匀光的分布,经常造成串联光伏组件之间受到的光照强度不均匀,从而使光伏(PV)模块出现失配的情况。失配现象不仅会导致光伏组件自身输出功率下降,还会拉低其它串联光伏组件的电流,从而使得整个串联光伏系统输出功率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损坏光伏电池,给后续设备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非均匀光分布下串联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保证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对差分功率处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开关电感电容(SLC)拓扑结构的差分功率处理(DPP)转换器,对两串联光伏模块不匹配的功率进行处理。并设计出相应的控制算法,提高PV模块输出功率,减小DPP转换器处理功率,从而提高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最后搭建了差分功率处理光伏系统仿真电路模型,并对该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做出物理硬件实物模型,搭建测试环境进行实验,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提高了非均匀光分布下串联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阐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阵列重构、以及差分功率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单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并对串联光伏组件均匀光分布、非均匀光分布下的输出特性展开研究,并且分析出现多峰以及功率下降的原因。根据应用的需求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进行研究改进,通过增量型PI控制调节改变MPPT算法中的扰动步长,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对比其他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差分功率处理的方法对光伏系统进行研究。其次,本文对差分功率处理展开了深入研究,设计出基于SLC拓扑结构的差分功率处理转换器(DPP转换器),该DPP转换器只处理与自身相连接的两个串联PV模块的信息,补偿PV模块支路电流、均衡PV模块间的电压;使用BOOST电路作为整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器,进行全局的控制,并在失配情况出现后对系统串电流进行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对DPP转换器和中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随后对控制算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引入DPP最小功率跟踪算法(LPPT),并使其与PV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MPPT)相结合为SCL-PMPPT算法,即串电流最小、单个PV模块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其主要原理为:对串电流进行最小功率跟踪,使得DPP转换器处理和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小,然后对光照较弱的PV模块进行最大功率跟踪,使得系统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并且在DPP转换器中使用频率控制算法(FMPPT),改变PWM信号频率,提高光照较强PV模块的支路电流,同时对两串联PV模块输出总功率进行最大功率跟踪,使输出功率尽可能大。除此之外,使用内外环分时控制的逻辑,避免中央控制器和DPP转换器优化算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本文在PSIM仿真平台上搭建包含DPP转换器和中央控制器的串联光伏系统仿真电路,并使用两个C Block模块分别对DPP转换器和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算法进行程序的设计,其中通过增量型PI控制改变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扰动步长,缩短系统收敛时间,增加系统稳定性;在中央控制器的C Block模块里面加入延时采样的程序,增加其在系统失配时两次算法处理的间隔时间,达到内外环分时控制的目的。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设计的SLC拓扑结构的DPP转换器符合实际应用,控制算法满足设计要求,既补偿了光照较强的PV模块的支路电流,又可以减小DPP转换器处理的功率,能够在非均匀光分布下提高串联光伏组件输出功率。最后,对差分功率处理光伏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制作了物理硬件实物,搭建测试环境,通过现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DPP转换器和相应的控制算法在非均匀光分布下,能够提高串联光伏模块输出总功率,解决了失配情况下串联光伏组件功率降低的问题。
其他文献
电磁超材料是一类利用人工结构作为功能单元构筑的新型材料,可得到自然材料无法获得的新特性。有限元方法是电磁数值计算中的一种主流全波数值方法,对复杂媒质、精细结构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因此对电磁超材料的分析具有优势。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与吸收边界密切相关,合理的吸收边界选取可以在获取精确计算结果的同时极大地节省计算资源。此外,电磁超材料对不同模式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调控能力,基于此特性,在电磁超材料
学位
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将输入的电压进行合理地变换并分配到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模块,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对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需求也日益复杂。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和芯源系统(Monolithic Power Systems)等国外公司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这一领域有着广阔的国产代替空间。开关电源芯片的研究与设计,对于提高国产芯片的自用率和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德州仪器公
学位
以柔性制造系统、现代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讯协议等为代表的诸多系统均可归类为并发系统,该类系统通常由若干松散耦合的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以共享资源的形式协同执行。在资源受限时,不恰当的资源竞争往往会导致系统出现死锁。死锁不仅会降低生产率,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网络通讯因死锁而产生的大面积瘫痪,柔性制造系统因死锁导致物料损耗,甚至机器的不可逆损坏,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避免死锁从
学位
热电池是一种由盖体、壳体、保温层、接线柱、激活系统及电堆组成的一次性使用电池。在传统的热电池设计中,不考虑热电池内部的产气情况,使得热电池的实际放电时间与设计时的理论放电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对热电池保温层中多组分气体输运机制及对热电池放电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微观结构图像,构建了从材料到结构的保温层纤维孔隙结构的参数可控代表性体积单元(RV
学位
多聚焦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光学镜头由于受到景深的限制,拍摄时无法同时聚焦多个目标,导致图像中未被聚焦的目标区域较为模糊。多聚焦图像融合旨在将多幅聚焦区域不同的图像融合成一幅全聚焦的清晰图像,融合后的图像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描述场景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基于图像自适应变换及D-S证据理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变换的多聚焦图像
学位
数据库是国家重点的“卡脖子“难题之一,也是最为复杂的软件系统之一,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和机构垄断,比如Oracle、IBM DB2等。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普及,分布式数据库为我国的数据库发展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时钟机制被用来确定分布式提交事务的时序,是最重要功能模块之一,可避免潜在的事务冲突。自混合逻辑时钟(HLC:Hybrid Logical Clock)机制广泛应用于国内
学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快速获取到海量信息,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量,互联网用户难以从中筛选出感兴趣的信息,使信息利用率大幅下降。推荐算法的出现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信息过滤,越来越多的平台将推荐算法应用于系统为用户提供推荐服务,包括网络购物、视频音频以及社交媒体等。新闻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线新闻平台需要更优的推荐算法提升推荐结果,这样才能增加用户流量,因此新闻推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新
学位
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限制,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尤其在芯片制造领域,高端半导体设备缺乏的问题严重。分子束外延设备是制备高质量半导体材料的关键设备,在量子阱激光器、红外探测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高性能分子束外延设备的自主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束源炉是分子束外延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而坩埚和加热线圈是束源炉的核心。因此,本论文围绕分子束外延设备中束源炉结构设计与成
学位
作为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建设、灾害检测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由于独特的成像机制,遥感成像技术在对地面目标进行成像的过程中具有多维度、多视角、信息丰富等优势。但遥感平台位于目标上方高空作业,对地成像的结果存在背景复杂、目标信息可变性强等特点。故本文针对传统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在不同复杂场景下对多类别多尺度目标进行精准检测的问题,根据遥感图
学位
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细节信息和良好的视觉效果,然而受成像设备及成像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设备获取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将低分辨率图像重建为高分辨率图像,将其称为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通过软件方法将低分辨率图像重建成对应高分辨图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别针对基于反馈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