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宏观的视野看当代写作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道路,可以用写作主体论的缺场阶段、登场阶段、和发展和成熟阶段来做一个概括,写作主体论的呈现又可以划分为构思主义的“前写作主体论”和非构思主义写作学的“后写作主体论”,在前者的理论描述中写作主体是一个静态的,机械的反映认识论主体,而在后者的理论描述中,写作主体是与文章合一的,自由和生长的写作主体,它最突出的是“流动性”和“空灵性”。“非构思主义写作学”是一种新的后“主体性”写作理论,它把人在写作过程中的生命感,存在论意义上的表征形式几近完美的融化在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教学的阐释中。即它不同于以往的仅仅囿于写作主体的人格,情感,思维等等单向度的“主体”建构,它的内涵是“人”与“文”的同一,是“写作主体”与“写作过程”的统一,是写作创生和生命秩序建构的同一。具体的从写作的构成部分和环节看,非构思写作学中文章“深层结构”论解决了从主题、立意到文本“表层结构”生成的中介问题;“知行递变”论,对写作做了高度的近乎哲学的概括,超越了“客观—主观—客观”的“两重转化”论的创作过程论;“写作文化”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将抽象式的写作学研究转向了具体性时空化、时代化的写作学研究,深度解释了写作主题、写作文体、写作语言、写作技巧的发生学奥秘;“秩序论”写作哲学,“生存理性”写作哲学都为人类写作行为做了高品味、高格调的哲学思考与概括,达到了非常高的学理境界。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看,非构思主义写作主体论与后现代的主体论有内在精神契合,但是由于非构思主义在深层的思维和语言的研究上坚持写作行为内在的规律性、有序性、和有机性。在某种程度上又超越了后现代主义精神。以流动与空灵为特征的后写作主体性昭示着建构新的主体性的可能模型——“时-空”化的生存结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