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基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商品化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优越的外形设计灵活性以及更高的质量比能量,成为新一代锂离子二次电池研究的热点。开发性能优越的聚合物电解质作为制备高性能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有效途径,已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成为开发高性能聚合物电解质重要方向之一。然而,由于纳米无机颗粒极易团聚,很难分散在聚合物电解质基体,团聚的纳米粒子丧失了纳米材料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其增强的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受到限制。因此,本论文从根据分散的一般策略,从抑制纳米颗粒团聚的角度设计合成可用来增强PVDF-HFP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的纳米Ti02有机-无机复合体,并对纳米复合体合成制备工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纳米粒子增强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机理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为了克服纳米Ti02颗粒之间的团聚问题,利用原位聚合与结晶的方法成功合成了高分散的纳米TiO2-PMMA复合体,纳米TiO2颗粒表面通过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键桥作用”,接枝了PMMA分子层,抑制了纳米Ti02团聚。2)以聚烯烃隔膜为支撑层,将原位合成的高分散纳米TiO2-PMMA复合体与PVDF-HFP复合,制备出以聚烯烃隔膜为支撑层的夹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并利用扫描电镜、线性扫描伏安法、交流阻抗测试、充放电电池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复合电解质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VDF-HFP中添加高分散的纳米TiO2-PMMA复合体,可显著改善了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池性能,特别是倍率性能。提高纳米TiO:颗粒在PVDF-HFP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中的分散性,可有效提高复合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电极相容性,从而起到增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的电池性能的效果,其中,电极相容性的改善是聚合物电池倍率性能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3)原位聚合与结晶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单分散的纳米TiO2@Li+单离子导体(TiO2-PAALi-PMMA),利用合成过程的酸碱反应,降低了纳米Ti02分散能耗,有效提高了纳米Ti02分散效率,得到单分散的单离子导体DMF分散液。4)以PVDF-HFP静电纺丝膜为支撑层,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了单离子导体TiO2@Li+/PVDF-HFP复合电解质膜,膜的厚度控制在45μm左右,复合电解质膜具备较好的机械强度、抗热收缩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池性能。其中,当复合层纳米单离子导体含量为50wt%时,复合膜的断裂强度达到39MPa,活化后的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达到3.63×10-S cm-1,离子迁移数为0.52,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相对于PE隔膜电池均得到改善。5)单分散的纳米TiO2@Li+单离子导体分散在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膜中存在“自组装”行为。复合电解质膜内部的纳米单离子导体向膜与电极接触的界面以及基体内膜孔内表面离析与富集,富集在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的纳米粒子增强了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降低了界面电阻。富集在复合膜内孔隙的纳米粒子因双电层效应产生“快离子传导通道”,从而起到提高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弯曲试验、疲劳试验研究EC-120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EC-120温拌剂可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略
目的:1.调查分析大学生运动依赖的检出率及特征;2.研究运动依赖形成的影响因素;3.分析运动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4.探讨悦纳访谈法对运动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1.选取
聚丙烯(PP)具有无毒、易成型加工、耐化学腐蚀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及性价比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家电、包装、汽车等领域,是第二大品种通用塑料。但是,由于PP极限
陈大为的诗如何重写了历史?历史作为一种他者的符号秩序在陈大为的诗里呈现出什么样的不同面貌?本文试图通过拉冈关于符号域(the symbolic)与他者(the Oth-er)的论述,以及匮
志愿者精神作为一种美德伦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价值和伦理内涵。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仁"、“善”、“义"、“慈"的范畴,和古希腊的“美德”学说以及基督教的慈善思想中,都
高温压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原子能、航空航天、汽车、冶金与石油化工等工业的振动与冲击测量。钙钛矿结构(1-x)BiFeO3-xBaTiO3[(1-x)BF-xBT]基无铅压电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创新教育模式。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通过成渝客运专线新中梁山隧道与既有襄渝线中梁山隧道交叉跨越段方案设计,系统性地介绍交叉段的加固方案,包含既有隧道二衬的加固措施和新建隧道的开挖支护,并通过有限元分
复合性治域与部门分立体制的结构性错位对现代社会的治理实践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发出了建构治理共同体的时代邀请。本文立足于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实践经验,以贯穿于其中的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加突出。在短时间宏观经济状况无法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从个体行动出发,以大学生求职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理性选择理论框架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