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牡丹保护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科(Paeoniaceae)为单科属植物,隶属3组,其中牡丹组(Paeonia sect. Moutan)植物为中国特有,野生类群包括矮牡丹(Paeonia spontane),卵叶牡丹(P. qiui),紫斑牡丹(P. rockii),凤丹(杨山牡丹)(P. ostii),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狭叶牡丹(P.potanini)、滇牡丹(P. delavayi)(或被划分为紫牡丹(P.delavayi)和黄牡丹(P. lutea)),大花黄牡丹(P. ludlowii)。广泛栽培的牡丹(P. suffruticosa)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中国的候选国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本研究所采用的滇牡丹为其复合群体的总称(Paeonia delavayi complex)。滇牡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珍稀种质资源,其生态环境复杂、花色多样,地理与生殖隔离造成居群表型性状差异较大,不断有新群体被发现和描述,根据形态学命名的观点不断被否定和修正。由于野外调查和标本收集不足,滇牡丹的形态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等未形成系统研究;其黄色花基因资源及其保存和利用意义深远,但育种工作滞后。基于此,本研究持续多年对该类群分布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和性状分析研究,并通过种群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滇牡丹的种群数量动态,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以及幼苗的天然更新,以期了解种群变化原因、濒危机制以及生态位拓展策略等。通过开花繁育和传粉生物学观察,分析滇牡丹的开花特性、种子形成的繁育系统学基础和访花昆虫的传粉生物学特征等,以期为滇牡丹的引种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创造条件。为进一步探求滇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关系,通过开发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调查和取样的野生居群以及其他野生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形态学和孢粉学的结果对滇牡丹居群间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中国西南特有濒危植物滇牡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表明:滇牡丹在株龄3–6a之间经历了较强的环境筛,其单株生理寿命为15a左右,平均周期为8a,种群的净增殖率(R0=0.9857)、内禀增长率(rm=–0.0017)和周限增长率(λ=0.9983)表明其为衰退型种群;滇牡丹种群存活表现为台阶型曲线(B1型),分别在6a和12a阶段种群消亡率(Kx)较高。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30a内种群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大约下降了50%,其种群数量靠自身根系的萌蘖和种子繁殖共同维持。野生滇牡丹种群数量下降与其自身繁殖特性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人为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连续3年调查了滇牡丹分布不同群落类型最为典型的三个居群,即,以灌草层为主体的昆明梁王山居群、以灌木层为优势种的香格里拉滑雪场居群、以乔木层为优势种郁闭度较高的德钦明永居群,统计分析了不同种群结构中滇牡丹的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及幼苗的天然更新。结果表明:在滇牡丹自然生境中,种子雨散布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下旬,2011年不同居群的种子雨强度为昆明梁王山(65粒·m-2)>中甸滑雪场(36粒·m-2)>德钦明永冰川(13粒·m-2),土壤中完好种子粒数分别为48、21、6供萌发更新,滇牡丹种子储量取决于当年结实量、虫食、动物啃食等因素,动物搬运和腐烂是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种子易脱水失活以及自身上胚轴休眠特性等因素导致次年萌发幼苗数最多不足3株·m-2,萌蘖植株则相对较多。滇牡丹种子自身的休眠特性、种子库种子活力影响其幼苗的建成,进而影响种群的天然更新和生态适应性。3)以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居群滇牡丹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繁育系统特征及传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分析,内容包括开花物候及繁育系统特征、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期、访花昆虫行为、频率及传粉效果等。研究结果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单花花期6~9d,花朵虫食率高并促进雄蕊提前散粉;繁育系统中不同套袋实验表明滇牡丹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较弱的风媒传粉能力,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但种子量少且饱满度较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略高于自然杂交结实率,繁育系统研究认为滇牡丹应为以昆虫为主要媒介的异花传粉植物,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昆虫传粉活动;正常发育的滇牡丹花瓣打开1~2d后自内向外开始散粉,可持续5~6d,花粉量大且活力在常温下持续时间较长,柱头在花瓣打开前1d至打开后3d授粉成功率均较高,散粉滞后可认为是雄蕊后熟;花粉/胚珠比(P/O)值为6124~9713:1,花粉量大,为较高授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4)在传粉生物学方面通过对访花昆虫的观察和收集,在滇牡丹花朵中共观察到3种蜂类、9种甲虫类、7种食蚜蝇类、4种蚁类和3种蝶类出现。通过人工控制访花昆虫种类实验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蜂类是滇牡丹最主要的传粉者,尤其是中华蜜蜂(Apis (Sigmatapis) cerana cerana)和无斑宽痣蜂(Macropis (Sinomacropis)immaculata);甲虫类和蚁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传粉,但很不稳定;食蚜蝇类和蝶类是极不可靠的传粉者,其传粉成功率极低;滇牡丹花朵可散发气味吸引昆虫,并为访花者提供大量的花粉和蜜液,晴天昆虫访花高峰为11:00-15:00,部分蚁类全天停留在花朵之中,阴雨天大多昆虫停止花间活动;滇牡丹同花期植物对昆虫传粉有一定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多数蜂类和甲虫类体表附有其他植物花粉,其传粉不具专一性。5)对云南等地分布的滇牡丹16个居群和其他野生种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方法展开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利用UPGMA构建的树状图表明每一个野生种都能各自聚为一支,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7-0.67;滇牡丹居群间在相似系数为0.68时聚为三支,黄色花系居群与红紫色花系居群各占一支,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与P. qiui和P.ostii(0.67)、P. decomposita和P. potanini(0.65)相近。结合花色及花器官特征,叶型、叶色及小叶特征,株高及年生长量等形态学性状的差异,研究认为“P. delavayi(滇牡丹)”作为该类群所有分布区域的种名或作为“P. delavayi complex(滇牡丹复合群)”处理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将黄色花系居群为P. lutea(黄牡丹)和红紫色花系为P. delavayi(紫牡丹)的观点。6)多年的野外调查,发现的维西居群从未被描述过,不同于前人所发表的各个种、变种、变异类型等,通过形态学和孢粉学比较分析,结合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认为维西群体应提升为一个独立种的分类单元,并拟命名发布野生牡丹新种“维西牡丹Paeoniaweisiensis Y. Wang&K. Li sp. nov.(Paeoniaceae)”,采集描述模式标本,并与相似种滇牡丹进行了比较和证明。
其他文献
作为新一代绿色光源,LED具有尺寸小、寿命长(5万小时以上)、电光效率高(80%~90%)和环保节能等优点。由于LED光源独特的空间光强分布特性,传统照明灯具无法满足LED光源的配光需
熏马肠是新疆著名的传统发酵肉制品,以香气浓郁,滋味鲜美而被人们所喜爱。在熏马肠生产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产酸,使产品pH值下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肌肉內源蛋白酶和微生物产生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今世界各类突发事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于此同时各种灾害性突发事故、重大事件对城市正常交通功能的影响程度也
断层是控制油气田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查明断层的形态及分布是油气勘探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断层解释方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靠性和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随着对断层描述方法
本课题以大豆油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合成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大豆油玉米淀粉酯。用氢氧化钠与尿素混合溶液对玉米淀粉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提高玉米淀粉与
研究背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和同步化放电。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时死亡率高达20%。慢性癫痫长期反复发作也可引起不可
针对近年来有关博物馆的研究分析得知目前研究角度多停留在宏观方面,研究对象也主要以省级以上的大型博物馆为主,对中小型博物馆缺少专题研究,即使有专论市州级中小型博物馆的文
随着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成为国家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各种政治文献和政治言辞来阐明各种政策和路线,表达对国内外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展示各个侧面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吉林省民办博物馆迅速发展。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为吉林省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风险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现象,成为人们越来越予以关注的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