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马钱子总生物碱(TAF)的提取方法和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MTAF)的制备工艺。基于组分中药思想,从最毒成分士的宁入手,通过简单工艺除去大部分士的宁得到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以实现减毒增效,此外,还进行了马钱子总生物碱优化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士的宁与马钱子碱占总生物碱的比例从1.76:1降低到1:2.76。优化前后马钱子碱含量基本不变,而士的宁除去了约75%,其他生物碱的组成和含量变化很小。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对静脉注射马钱子总生物碱和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后的毒性进行研究,马钱子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毒性,其LD50为0.6330mg·kg-1,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LD50达到3.0870mg·kg-1,毒性降低了近五倍。本文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马钱子生物碱(马钱子碱、士的宁、总生物碱、优化总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与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马钱子总生物碱和优化总生物碱中马钱子碱与同浓度单体相比,蛋白结合率差异不大;总生物碱中士的宁与同浓度单体相比,蛋白结合率有所降低。对于毒剧药而言,制成经皮给药制剂是比较安全的给药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药物毒性,使其更好地适用于临床。因此本文以凝胶剂为载体,比较了马钱子碱、士的宁、马钱子总生物碱和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的镇痛和抗炎效应进行比较: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小鼠尾根加压法来评价不同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热刺激性疼痛、化学刺激性疼痛和机械刺激性疼痛反应的影响;以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评价抗炎活性。结果表明总生物碱和士的宁无效,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在镇痛、抗炎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生物碱,能够实现增强疗效减。比较了在相同的马钱子碱剂量下,马钱子碱、总生物碱和优化总生物碱凝胶剂局部外用给药后小鼠的体内吸收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质。结果表明,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中主要有效成分马钱子碱的吸收最完全,能显著提高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的AUC0-t是马钱子碱凝胶剂的1.74倍,是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的1.89倍,Cmax是马钱子碱凝胶剂的2.09倍,是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的2.42倍。总生物碱的体外透皮效果最强,其次是优化总生物碱,说明总生物碱中其他生物碱在游离状态时对马钱子碱的透皮性质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贴膏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总量,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考察了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贴膏剂的体外透皮性质,结果表明在24h内优化总碱贴剂中马钱子碱能恒定、持续释药,累积透过百分率为(62.95±0.44)%,皮肤残留量为(158.0±2.78)μg/g,贴剂残留量为(75.2±3.11)μg/cm2。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贴膏剂进行了质量标准与初步稳定性的研究,包括重量差异、黏附力测定、含膏量、赋型性、制剂初步稳定性等,结果表明本品质量稳定、可控、稳定性好。以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以扶他林乳剂为阳性对照,考察了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贴膏剂高剂量组(48mg/kg)、中剂量组(24mg/kg)和低剂量组(12mg/kg)外用治疗AA的作用,结果发现高剂量贴膏剂药效最明显,对AA大鼠原发性肿胀、继发性肿胀、升高的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增强的T、B细胞增殖反应(由LPS或ConA诱导)及关节病理形态改变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可能不通过降低IL-1β水平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提示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贴膏剂可减轻炎症反应和关节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AA大鼠异常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为其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制剂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