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小镇作为新时代城镇化发展的新产物,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特色小镇战略一方面有益于村镇产业发展、形象塑造;另一方面对区域的经济有支撑带动作用,同时还能丰富区域文化内涵及形式;对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复兴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发展历程较短,且不属于法定规划范畴,规划内容不明确导致规划建设问题层出不穷。在特色小镇制度由“命名终身制”转变为“淘汰晋级制”之后,特色小镇内容的研究和合理性评判标准显现出研究价值。本文首先整理特色小镇发展历程、概念、特色小镇相关概念与理论,以及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现状;其次,结合国内外成功小镇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根据现今特色小镇的需求和特点,归纳总结特色小镇发展侧重内容;第三,从各个侧重内容出发,依据研究区现状资料,运用SWOT分析法、AHP算法(层次分析法)和SWOT-AHP数学模型分别检验规划特色产业、文化选择,战略定位和小镇资源可开发程度;第四,在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和战略选项组合权重和研究区可开发程度基础上,判定研究区概念规划是否合理;最后,依据各个分析法与数学模型结果与研究区概念规划的一致性,判定分析法和模型是否可以作为特色小镇规划前期特色产业、文化和战略的筛选标准以及是否可以作为政府在审批阶段验收特色小镇规划成果的依据。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特色小镇规划内容应侧重政策、产业、文化、环境和旅游五个专题。政策专题与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上位规划相关;产业专题包含特色产业的现状研究和产业链的搭建等内容;文化专题包含特色文化的溯源、深层次挖掘和提取文化要素等内容;环境专题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塑造;旅游专题包括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的策划等内容;而SWOT分析中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的罗列均可从这五方面出发。(2)本文引用的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特色小镇规划过程中特色和战略方向指标选用的标准。针对研究区现状资源和评价的SWOT分析法、AHP算法和SWOT-AHP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研究区概念规划决策一致,并得出研究区资源可开发性较强,证明以上算法与数学模型对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文化、战略方向筛选和判定小镇资源可开发性有实际意义。特色产业方面,一产以响水米业为代表、二产以散乱不成规模的工业为主,三产以旅游业为主,运用AHP算法从三种产业中筛选,最终得出产业中贡献度最高的是响水米业,其次是旅游业,最后才是工业;特色文化方面,研究区有五个候选项,本文通过AHP算法得到贡献度最高的是渤海国文化,其后分别是多民族文化、响水贡米文化、莺歌岭文化和宁古塔文化;发展战略方面,首先通过SWOT分析法给出相应发展战略,再结合AHP算法,为各个发展战略赋予权重,最后得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战略依次是针对产业、文化和环境的增长性发展战略;研究区可开发程度方面,在SWOT-AHP模型计算出的SWOT权重列表(表4-31)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分别为优劣势、机遇和挑战项评分,依据数值构建SWOT四边形,计算其重心位于第一象限45°以内,判定为实力型小镇。(3)本研究证明“五个专题”规划结构和三个分析计算模型可以作为政府审批特色小镇规划的依据。本研究不仅证明研究区特色小镇概念规划通过了较为科学的检验,而且证明本文引用的SWOT分析法、AHP算法和SWOT-AHP数学模型又一次通过了规划实例的验证,既可以用于特色小镇规划初期特色产业、文化和战略方向的筛选和判定的依据,也可用于政府验证和矫正需审批的特色小镇规划合理性的依据和方法。(4)产值不是评判特色产业的唯一标准。(5)实际规划过程中,小镇的经济社会等资料需要加强完善和公开透明。(6)村镇的旅游资源受重视程度较差,导致村镇旅游业发展缓慢。(7)特色小镇的定义需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