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环境生物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具有处理费用低、净化效果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在治理污染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美等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重视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本篇论文主要讨论滨海湿地环境的植物修复。寻找能够适合滨海湿地环境并且能耐受和净化各种污染的滨海湿地植物种是植物修复的关键所在,同时该植物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 论文首先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辽宁盘锦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遍布海岸线78公里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翅碱蓬的研究状况以及该植物与环境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介绍了原子吸收和极谱仪两种技术手段,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对翅碱蓬的根茎叶及其周围土壤和海水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Cu、Pb、Cd在该植物体内的累积和形态分布特性以及其迁移转化规律,探讨重金属在其体内的迁移积累过程,发现其确实是一种海洋生态环境中的累积植物;最后介绍了赤碱蓬在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中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