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民主关系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建设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国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政治革命或政治改革建立民主制度。另一条是,社会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社会自治促进民主建设。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则可以满足这一条件。同时,非营利组织从产生到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的支持。所以,研究非营利组织与民主的关系,不论是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介绍非营利组织与民主关系的相关理论,得出本论文的一个重要结论——非营利组织与民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总体上的、趋势上的、甚至可能是理想中的。既然如此,就应该区分非营利组织对于民主的应然作用以及实然限制因素。同时,本文还以历史分析的视角,探讨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民主的互动关系。籍此论证上述结论,并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和民主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权威主义管理模式,提出国家和非营利部门共同推进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 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限制。第二部分对非营利组织以及其与民主的相关度加以界定。第三部分介绍了非营利组织与民主关系的几种相关理论,即认为二者是正相关、负相关以及不相关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加以比较、评价,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以非营利组织的生成模式为切入点,探讨了在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民主是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非营利组织与民主化的关系没有一个终极的模式,在不同的制度与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民主化进程,应该在吸取他国的教训、借鉴他国的经验的前提下,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五部分从监督、制约政府权力,奠定民主的社会基础,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以及培育民主的政治文化几个方面论证了非营利组织对民主的应然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本部分论述的非营利组织是成熟且强大的、是赞成民主并致力于实践民主的。第六部分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对于民主的两个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独立性差以及发展不成熟。第七部分,针对上述限制因素以及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我国国家和非营利部门合作推进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方面,国家必须不断改革目前的权威主义治理模式,寻求国家权力的合理限度。另一方面,非营利部门必
其他文献
基于环境振动的实验模态分析主要针对一些激励不可测的工程问题,如研究飞行器在飞行中的运行模态,或诸如海洋平台、桥梁、摩天大楼之类难以施加激励的大型结构的动态特性。本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护理临终肿瘤患者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8名护理临终肿瘤患者护士分为CBT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CBT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评价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筛选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膏摩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
在文学批评领域内,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从最传统的“历史——传记”类批评和“道德——哲学”类批评到晚近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随着我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WTO,一场由政府发起并大力推进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动正方兴未艾,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核心和基础
组织承诺是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连接员工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纽带。这一概念首先由Becker教授于1960年提出,在70年代,组织承诺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选题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这里文人荟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新闻出版事业极为兴旺。《救亡日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
目的探讨尿激酶预防性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及尿激酶预防性封管和溶栓前后对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时期文学中有关农民进城的书写,以现代化与个人的生存状态作为支点,在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两个纬度上展开论述。通过分析新时期文学中有关农民进城打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