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盐池是退耕还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封育对盐池县植被盖度、生物量、生态位、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情况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1999、2004、2010年3个时期遥感影像显示,低植被盖度所占的比例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中等植被盖度和高植被盖度所占比例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人工封育区植被盖度值与5-6月份降雨量相关性最大。天然植被盖度与3-7月份的降雨量相关性最大。2)2003至2012年样地生物量平均值:外围对照区>新封育区>核心封育区。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植被生物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封育年限较久的核心封育区生物量趋于稳定。人工封育区植被生物量均与5-6月份降雨量相关系数最大,并且与盖度相关性显著。天然草场生物量与盖度相关性也很显著。3)新封育样地和外围对照样地的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度大于核心封育区。核心封育区和新封育区优势种之间的竞争程度都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外围对照区优势种之间存在激烈竞争。4)随着封育时间延长,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峰值有规律的出现,大致为每5a一次,也就是说封育周期应该为5a左右。方差分析显示三样地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有显著性差异。5)土壤物理性质数据分析得出0-10cm、10-20cm、20-30cm土壤含水量:外围对照区>核心封育区>新封育区(即E2>E>E1)。集沙数据表明,盐池县2002年底进行全县范围内封育后,土壤风蚀量波动下降,全县禁牧对风蚀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