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全球疾病的第二大死因,也是我国成人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病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急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对于脑梗死诊疗的论述主要包括危险因素、中西医诊断、临床表现、中西医治疗及疾病的预后。因此在脑梗死的疾病诊疗的各个方面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复杂网络是呈现高度复杂性的网络,能够对真实复杂系统进行抽象概括,近年来已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现实系统是各个系统相互交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伴随着复杂网络的研究深入,单一网络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不能更全面地刻画和揭示错综复杂的实际网络的全貌及其内在规律。超网络作为复杂网络的更进一步探索,可以更充分地表示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可尝试基于超网络的建模方法构建脑梗死中西医诊疗超网络,进一步探索脑梗死的病因、中西医诊断、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分析超网络的特性和识别关键节点。1研究目的通过两种数据来源的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超网络建模分析不同中西医诊疗要素对急性脑梗死诊疗过程影响的差异;识别急性脑梗死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与诊疗过程特性;分析两种不同超网络建模方法对疾病诊疗过程分析应用的特点和适用性。2研究方法2.1中医药治疗脑梗死高水平系统综述的诊疗特征及质量评价的证据图研究首先对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四大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进行文献初筛和全文筛选以纳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高质量系统综述。后对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文献报告的PICO诊疗相关特征进行资料提取和总结,并对研究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最后绘制证据图以总结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证据,分析脑梗死疾病的诊疗特征,为脑梗死疾病的聚焦和疾病诊疗超网络子网和节点的设置提供参考。2.2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文献关键词超网络特性及诊疗要素的差异分析首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四大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四大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laTrials.gov两个临床试验注册库,获取2015-2020年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数据标准化构建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文献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数据通过网络的超网络构建方法基于中医证型、中西医治疗措施和治疗结局改善情况3类关键词进行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文献关键词超网络的构建。分析其超边情况及8个超网络拓扑指标(超度、度、网络直径、图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子图中心性、熵指标),从而识别其超网络结构特性和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分析文献中报告的不同中西医诊疗要素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y预后的差异。并分析中医证型-治疗措施子网、中医证型-结局改善情况子网、治疗措施-结局改善情况子网的关联关系。通过中医证型、治疗措施、结局指标的改善情况、使用中药、选用穴位、出现的不良反应6个方面信息构建复杂网络以对文献关键词超网络中的诊疗情况进行辅助分析。2.3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病例数据超网络特性及诊疗要素的差异分析首先获取3家三甲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2015-2020年住院接受中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病例数据。在将获取的病例数据依据同一个“病人ID”联合“住院次数”进行整合后,提取与急性脑梗死诊疗相关的字段信息形成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数据库。后对诊疗相关的病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基于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疾病病因分型、中医证型、合并疾病、检查结果、中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结果7类关键词进行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病例数据超网络的构建。分析病例数据超网络中超边的情况及8个超网络拓扑指标,从而识别其超网络结构特性和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分析不同中西医诊疗要素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预后的差异。依据诊疗相关的重要特征:不同治疗结局、地区、中医证型、季节、病因类型、合并疾病拆分为不同的数据集构建拆分超网络进行不同特征结果的对比分析。并通过疾病危险因素、诊断的中医疾病、病因分型、合并疾病、检查结果、使用西药、使用中成药、具体中药方剂、选用穴位9个方面信息分别构建复杂网络以对病例数据超网络中的诊疗情况进行辅助分析。3研究结果3.1中医药治疗脑梗死证据图研究结果证据图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用于总结当前可获取的中医干预措施治疗脑梗死的高水平的研究证据。根据纳入研究的PICO特征,系统综述主要纳入急性脑梗死、未具体限定脑卒中疾病分期和脑卒中后并发症受试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这表明中医治疗可用于不同分期的脑梗死。急性脑梗死还报告了不同的发作时间(从<14天到30天不等)。对于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残疾、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痉挛、认知障碍和卒中后康复。中医药干预类型主要包含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或中药提取物、针灸等中医药干预的加载试验。对照治疗通常是脑梗死的常规治疗。结局的报告差异很大,结局指标主要集中在受试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运动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研究关注的终点结局(如死亡)和卫生经济学结局相对较少。纳入的研究中还存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治疗总有效率”指标。且研究对中医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信息不足。一半以上的系统综述报告了中医药干预治疗脑梗死效果“有益”和“可能有益”的结论。报告“有益”结论主要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脑栓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早期毫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相对较好。3.2文献关键词超网络特性及诊疗要素的差异分析结果中西医诊疗急性脑梗死文献关键词超网络描述了临床研究中疾病诊疗过程中中医证型诊断、中西医干预措施、治疗结局改善的复杂情况。急性脑梗死诊疗主要集中在联系较为密切的中医证型、中西医治疗及结局指标改善上。即针对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和痰热腑实证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使得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及相应血液理化检查指标得到了改善。对于中医干预措施选择与证型一定程度上存在辨证论治的对应;不同证型对应的治疗结局指标差异不大;不同中医干预措施对应的结局指标除共同指标外其他指标可能因措施不同而有所侧重。超网络结构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诊疗方案的固定性和正确性。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围绕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治疗,在明确中医证型的前提下论治,改善了治疗总有效率、卒中量表评分、血液生化指标和中医症状评分。3.3病例数据超网络特性及诊疗要素的差异分析结果病例数据超网络描述了临床实践中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诊疗过程更为复杂的情况。疾病诊疗主要集中在联系密切的7类诊疗要素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诊断为不明原因型,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合并高血压Ⅲ级和2型糖尿病,在西医常规和合并病治疗基础上,结合普通针刺、电针、疏血通注射液等治疗,结局以临床判断为主。依据不同结局、病例所属地区、病因分型、中医证型、合并疾病分类得出了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差异。4研究结论研究基于文献关键词信息和病例数据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超网络建模,两种超网络建模方法一定程度上适合于分析急性脑梗死中西诊疗情况及其具体诊疗过程中的差异。病例数据超网络复杂程度远超过文献关键词超网络,其中包含的诊疗信息更复杂。超网络结构特性表明了存在关键要素在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反映了疾病诊疗方案的固定性和正确性以及各类诊疗要素之间联系密切。不同的关键诊疗要素分析反映了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诊断、治疗和结果的差异。共同识别的关键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和风痰阻络证,关键治疗措施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补阳还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后结局指标得以改善或病情好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