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发患者发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候群”。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干预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预警和干预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面谈、电话访谈、邮寄问卷资料等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高效快捷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应用自评焦虑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自评抑郁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得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DS得分较治疗前极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SAS得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SDS得分反而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由PSQI评分表可知,观察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睡眠持续期、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SQI各维度除日间功能障碍外,其余维度的评分都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干预治疗后患者的PSQI各维度得分相比,观察组的睡眠持续期评分显著降低(P<0.05),睡眠效率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传统干预和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干预治疗都能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而应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干预治疗效果更好;传统干预治疗无法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在传统干预基础上应用移动互联网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睡眠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