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铁污染对商陆和高羊茅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污染环境的治理和修复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当今,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开展了污染环境修复的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植物修复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污染环境治理的研究热点。植物修复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和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与微生物法相比,植物修复可以用于处理多种金属复合型污染物,尤其适合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物处理。开展植物修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课题针对水体、土壤中锰、铁的污染开展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实验,得出:Mn2+、Fe2+污染对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但对幼苗生长过程影响较明显,高浓度Mn2+、Fe2+导致植物无法正常成苗。商陆作为锰超积累植物对Mn2+污染环境具有高抗性,生理生化指标显示其能够耐受小于700 mg·L-1的Mn2+污染环境,而商陆对Fe2+胁迫较为敏感,30 mg·L-1的Fe2+可极显著影响其生理反应;高羊茅对Mn2+、Fe2+具有一定的抗性,其生理耐受范围分别是75 mg·L-1、60 mg·L-1。进一步研究表明,Mn2+胁迫能够诱导商陆细胞小分子量((26.60 KD)蛋白的大量表达,而高羊茅在Mn2+、Fe2+以及商陆在Fe2+胁迫中则无此类现象。对Mn2+、Ve2+复合污染时商陆根表面锰铁氧化膜分析得出,在复合金属污染过程中,商陆根表面富集一定量的Mn、Fe元素并形成根表金属氧化膜,对胁迫环境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河南省与江苏省作为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典型省份,其
大坝安全监控是根据大坝监测的数据资料,应用某种数学方法,建立能够有效地反映大坝效应集与外界荷载集间影响关系的监控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大坝的运行性态,进而综合评价大坝的健康
目前我国地面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90%以上,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氮肥施用量急剧增加,大量的氮肥损失经灌溉入渗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了地下水环境,结合我国农业当前现状,推
在水工隧洞设计中,经常遇到有压隧洞在温度荷载和均匀内水压力联合作用下的应力计算问题。尤其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抽水蓄能电站和引水式电站,其洞径往往较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深埋较深,因此温度应力计算问题变的更为突出。虽然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度应力研究较为重视,理论也日渐成熟,但是对于隧洞混凝土衬砌这种薄壁形结构的温度应力研究较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目前规范中也没有给出具体温度应力的计算方
我国是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土壤表面盐分结晶积聚过程,对于有效治理和改良盐渍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大量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