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材普遍加强了化学理论知识的难度,却相对减少了化学课的学时。面对这种情况,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能够对教学内容适当的筛选、加工,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减少机械性记忆,从而为开展少而精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关注核心概念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教材和高考试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有关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层次,具体如下:第1层次: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能够从微观的本质的角度上来界定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反应,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第2层次:运用氧化还原原理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周期律并能够熟练运用元素周期律反推陌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第3层次:运用氧化还原原理分析电化学原理。第4层次:自主构建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在本阶段学生要能够熟练运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五大规律并书写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相关的计算;能够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相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第一层次的内容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第一层次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微观性和本质性,利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将电子转移的过程符号化,通过氧化剂与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等对立统一的子概念加深学生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在问答对话式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内化。随后,将有关设计在实验班实施教学,并通过“二段式”选择测验检测教学效果,通过SPSS分析测验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班的平均分明显提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确实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