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临床实习期是护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护生专业技术、职业态度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实习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然而,近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护理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实习满意度较低等。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缺少规范统一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筛选环节控制力度较差,导致带教老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本课题顺应我国临床护理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从护生及临床带教老师两个角度探索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以期为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培养、考评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回顾、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汉化修订及调查研究引进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Nursing Clinical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ventory,NCTEI),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的汉化、修订,通过翻译、回译和专家文化调试,初步确定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条目内容。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49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研究,应用项目分析、同质性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对量表信效度进行测量检验,确定最终量表内容条目。并用中文版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了解本、专科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能力要求的异同,为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提供方向与侧重点。第二部分:解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目的抽样选取上海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以及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质性访谈,分别从他们两者的角度深入探讨其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所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的看法。最终共访谈本科实习护生11人,带教老师9人,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编码,从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两个角度解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第三部分: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订根据文献回顾、量性及质性研究结果,经课题组讨论初步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方案。为进一步修订完善条目内容,采用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的方法,选取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专家咨询,论证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研究者在焦点小组会议结束后,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将修订好的指标体系内容重新反馈给专家进行一一核对,根据专家的重要性评分情况初步确定了各能力指标的权重,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汉化及统计学检验: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共5个维度47个条目。本研究邀请了7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结果显示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85;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中文版量表的5因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拟合指标x2/df=2.849、rmr=0.034、srmr=0.038、ifi=0.932、cfi=0.931、tli=0.921、rmsea=0.050等均达拟合标准。量表总体的cronbach’sa系数为0.969,各维度cronbach’sa系数0.864-0.951,均大于0.80;量表总体的重测信度为0.877,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范围为0.516-0.862。2、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能力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生相对于专科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专业背景要求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专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本科护生对带教老师护理能力的要求高于专科护生,对个性特征的要求低于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带教老师评估能力、人际关系等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比较本、专科护生对各能力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发现,本科护生更加希望临床带教老师能够具有广博的护理知识,鼓励护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护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提高护生的独立性,与护生讨论专业领域的新进展,指导护生使用文献,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等行为能力(p<0.05)。通过量性研究为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了方向与侧重点。3、通过质性访谈,转录共获得文本资料151147余字。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护生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访谈结果相互补充。研究者将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岗位能力需求归纳总结为职业道德及素质、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个性特征6大主题,23项亚主题。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自身岗位能力的看法质性研究结果在护生的访谈结果上补充了带教老师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要求以及奉献精神、教学反思、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任务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性格方面、职业自我规划等7个亚主题,使指标体系的内容更加地全面丰富。最终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共提炼出临床带教老师所需具备的4个基本条件,以及6个岗位能力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47项行为能力要素。4、整合文献回顾、量性、质性研究结果,经课题小组讨论最终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草案,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52个行为要素。选择11名专家进行专家焦点小组会议,对方案内容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论证。研究者在焦点小组会议结束后,根据专家的讨论结果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将修订好的内容重新反馈给专家进行一一核对评定,专家的应答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2,根据专家对各能力指标内容的修改意见及重要性评分情况初步形成的能力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9个行为要素。研究结论:1、本研究汉化修订的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测量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岗位能力的需求提供了研究工具。2、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量性研究、质性研究和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等研究方法,最终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结构科学合理,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及49个行为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