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的非关税壁垒及中国的战略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猛发展下所产生的一种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现象,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要素不流动的假设,给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贸易保护带来了新的变化。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由于生产日益国际化、各国各地区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贸易保护思路已经难以为继。本文以非关税壁垒的角度探讨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效应,从利益集团博奕、反倾销、农业国内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给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和实施带来的变化和演进趋势。 随后,本文在微观层面上实证分析了中国实施和遭遇非关税壁垒的效应。从农产品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其他工业制品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对比中得出: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在培育我国产业竞争力上效果并不明显,竞争力的增加首先要靠制定和完善鼓励竞争的贸易政策,在国内市场上为国内外生产厂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本国厂商在国际竞争中成长、提高效率;其次靠要素流入,以我国的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然后应该考虑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占据国际分工体系的较高层次。另外,从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行业遭受的非关税壁垒的实证情况来看,我国企业遭遇的国外非关税壁垒多而杂,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我国应建立非关税壁垒预警机制,为国内出口企业减压。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的制造功能会越来越多地被服务功能与居住功能所取代,但是从国内外都市的发展状况来看,制造业并未在大都市的中心城区绝迹。本文将这些与传统工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每个国家都设定了国际化战略以期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成为世界著名的生产制造中心后,中国更需要打造一流的世界品牌。从国际环境来看,品牌国际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因素方面,品牌国际化战略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本论文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原则,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