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吗啉(SYP-L190)对鲤鱼长期毒性试验的初步研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药的使用量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农药是一种有毒化学品,大量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氟吗啉作为新开发的农药,其对环境水生生物——鱼类种群的毒性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鱼类的的慢性毒性试验来对氟吗啉的毒性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95%氟吗啉原药和95%烯酰吗啉原药为试验材料,分别设计0.2165,0.4330和2.165mg/L和0.1670,0.3340和1.670mg/L,各3个试验浓度。采用半静态染毒方式,进行了鲤鱼90天长期毒性试验。目的是运用毒理学的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初步探索一套标准操作规程(SOP)来进行农药对鱼类慢性毒性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95%氟吗啉原药2.165mg/L浓度组的鲤鱼在试验期间其生长发育及行为异常,体重和体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染毒结束后,血液生理生化检测发现:氟吗啉2.165mg/L浓度组淋巴细胞(LY)数量急剧增加,ALT、Crea、GLU值增高,CA值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中,肾组织的胶脂球明显增多,部分肾小囊外周有炎性细胞浸润。其它脏器和器官,如脑、肝脏、脾脏、肠胃和睾丸(卵巢)均未发现异常。同时脏器系数中肾脏值增加,以上结果提示9596氟吗啉2.165mg/L浓度组对鲤鱼肾脏可能产生了一定的毒性效应。在本试验室条件下,推测氟吗啉对鲤鱼最大允许浓度(MATC)范围是:0.4330—2.16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