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属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黄海、珠江和长江。珠江种群在春季繁殖,数量稀少,近乎绝迹;长江种群秋季繁殖,数量相对较多。1981年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产卵洄游通道,再加上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影响,中华鲟物种受到威胁。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繁殖于1983年首次获得成功并延续至今。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97年我国开始进行中华鲟规模化养殖,至今已建立了各年繁育的后备亲鱼梯队。到本世纪初,关于中华鲟产卵群体的个体形态结构、繁殖生物学习性,特别是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群体繁殖生态学和资源评估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有关中华鲟早期发育方面的报道还比较少,其感觉器官的发育及其行为机能方面还未见报道。本课题围绕中华鲟感觉器官的发育及相应行为机能内容展开工作,主要得到以下结果: 1.中华鲟眼球内2日龄出现虹膜,3日龄出现视神经,40日龄时整个眼球发育完善。视网膜内3日龄出现高密度的视锥细胞,9日龄时出现视杆细胞,至此视网膜典型十层结构发育完毕。随其发育,视锥细胞密度不断降低,视杆细胞密度不断增加,神经节细胞密度不断降低,外核层细胞核与视锥细胞的数量比(O.N/C.)及外核层细胞核与神经节细胞的数量比值(O.N./G.)均不断增大。最小分辨角由4日龄的64.2’降低至91日龄的11.3’。16日龄时开始出现视网膜运动反应,25日龄时此运动反应显著。0~8日龄阶段中华鲟仔鱼100%趋光,9日龄出现避光行为,10日龄时的趋光率降至45%,12日龄时又有所回升,为51%,到17日龄时又恢复到了100%趋光并保持不变。9日龄-17日龄是中华鲟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快速发育时期。这种变化与其从仔鱼浮游到幼鱼、成鱼底栖的生态迁移及捕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 2.中华鲟味蕾主要分布在须、上下唇、舌、上腭、鳃耙和咽部。须部味蕾最早发育,紧接着下唇、上唇也出现味蕾,咽部味蕾出现最迟。舌部味蕾数量最多,鳃耙和咽部味蕾较少,只有零星几个。食道未见有味蕾分布。须部味蕾主要集中在不靠近吻部腹面的一侧,数量从基部往端处逐渐增多。口咽腔味蕾能辨别出正常饲料和奎宁的苦味,对较软颗粒饲料有吞噬行为,对糊状饲料吞入后又吐出。中华鲟9同龄时隆起第一个初级嗅板,且数量不断增加,30日龄时嗅囊发育完善,其中12~25日龄为快速增长阶段。中华鲟对远距离食物无趋近行为,表明嗅觉这个远距离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作用不大。 3.中华鲟侧线系统分为头部侧线和躯干部侧线两大部分。中华鲟12日龄形成头部侧线,18日龄形成躯干部侧线。中华鲟对身体周围的振动刺激均没有主动攻击